山巅、荒漠,一座座“大风车”在呼啸的北风中不停转动,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在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记者看到了这样的“风光”。
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曾是饱受风沙肆虐、沙逼人退的荒芜之地。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如今,当地立足风光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在追“风”逐“日”中绘就绿色发展新面貌。
冬日,古浪南部山区的五凌电力雍和柏林风电场,数十座风机矗立山头,巨大的叶片迎风转动,随风“起舞”。
“46台风机全部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年均发电量2.24亿千瓦时,可供20多万人一整年的生活用电。”风电场场长霍元胜介绍,自2016年建成运行,风电场已累计发电约17亿千瓦时,平均每年节约标准煤7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000吨。
紧抓风力发电“绿色”引擎,一个个大项目加速落地。据了解,中节能武威古浪50兆瓦风电项目将于2024年6月建成投运;五凌电力计划在古浪松山滩新建200兆瓦风电场;2025年,南部山区将建成一个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的风电基地……绿色低碳的“大风歌”越奏越响。
在古浪北部,古浪振业1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紧邻腾格里沙漠,远远望去,纵横交错的光伏板排列有序,在阳光下闪烁着蓝色光芒,仿佛沙漠中的“蓝色海洋”。
“目前共有30万千瓦装机,年发电在4亿度左右。部分采用了自适应跟踪式支架,每天随太阳东升西落自动追‘日’,发电效率比固定式支架提高约20%。”项目负责人陈大为说。
成片的光伏板下,柠条、梭梭、花棒等沙生植物簇拥生长。“光伏组件会遮挡强烈日照,降低地表水蒸发,有利于植被生长,有了植被后,沙漠土壤更加稳定,再促进沙生植物生长。”陈大为说,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治沙,如今的项目区已不再是当初寸草不生的荒芜沙漠,植被覆盖率超过90%。
古浪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宋学军告诉记者,古浪县北部沙区正在建设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也将采用“光伏 治沙”模式,光伏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板下进行沙生植物培育和种植。太阳能开发与沙漠治理相结合,有助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风起,一台台风机运转不息;日出,一块块光伏板熠熠生辉。追“风”山巅,逐“日”大漠,源源不断的绿电从古浪奔赴全国多地,点亮大江南北和千家万户。(记者郭刚 宋佳)
新华社兰州1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