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孩子的作业少了。”“校外培训的负担轻了。”“家长们的焦虑降了。”……在今年市两会上,“双减”成为来自教育系统基层代表委员间热议的高频词。“双减”为学生们“减”出了更多的时间,学校如何用好这些时间?针对这个问题,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创新馆校合作模式 推出科学实践项目
“‘双减’实施三年来,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积极探索馆校共建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科学教育。”市人大代表、河西区平山道小学校长韩洪涛表示。
带领学生走进科技场馆,这里的内容是否能够吸引学生?韩洪涛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市科技场馆还存在以常规讲解替代科学教育,教育效果不明显;缺乏对照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的精细化、科学化的活动设计等问题。
韩洪涛建议:创新馆校合作模式,推出富有特色、不同于课堂的科技活动、科技讲解、科学表演、科学实验等。由教育领域专家、科技辅导员、科学老师等合作,对照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等,根据场馆展品展项特点,推出系列化、课程化、场景式的科学实践项目。
完善评价体系 坚持五育并举
“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成长奠基。”市政协委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体美劳教育中心副教授傅钢说,“双减”把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校的五育并举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不过,调研中我们发现美育教育依然是部分学校的薄弱环节。”傅钢建议,应完善美育课程评价体系,将美育学科纳入中小学毕业水平测试的科目,并将考试合格率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内容。利用好公共文化资源,为学生开辟实践活动基地,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美育展演、展示活动。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手拉手”美育教育帮扶机制,把爱国主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五育并举相结合,激发学校美育工作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