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安全应急装备,京津冀有了“路线图”
——《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规划(2024-2028年)》解读
日前,京津冀三地工(经)信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以打造世界级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流的产业竞争实力、协同创新能力、先进制造能力、产业发展生态、集群治理能力和开放合作水平,建成产业领先、配套完备、协同互促、开放合作、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
重点发展10条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链
《规划》提出,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定位为全球知名的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高地、全国领先的安全应急装备创新策源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试验田、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创新示范区。
到2025年,集群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初步完善,集群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新的飞跃,优势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集群发展促进组织有效运转,完善10条安全应急装备重点产业链,创建10家左右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实施30个左右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项目,形成代表全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
到2028年,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产业实力、创新能力、先进制造能力、企业竞争力、产业发展生态和集群治理能力大幅跃升,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机制更加顺畅,保障首都、拱卫国家安全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助力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集群发展重点是什么?
《规划》提出,围绕地震和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冰雪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紧急生命救护、城市安全等重点应用场景,推进安全应急装备高端化、智能化、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发展,以产业链协同为着力点发展城市内涝应急救援、医学救援装备,以产业链强基础为着力点发展预测预警、防控防护、抢险救援、无人救援、应急通信装备,以重点场景应用为着力点发展消防救援、特种交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装备,构建起贯穿监测预警、安全防护、应急救援全产业链的安全应急装备产业体系。
集群发展有6项重点任务
《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6项重点任务。
加强重点产业链和链主企业培育,打造一流的产业竞争实力。《规划》提出,围绕城市内涝应急救援、医学救援、预测预警装备等重点领域产业链,加强企业培育,形成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中小企业特色支撑、融通发展的产业格局。围绕重点领域进一步梳理装备产品上下游关键环节,编制重点装备产业链图谱,着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推进重点领域产业强链补链畅链。
统筹京津冀创新资源共享联动,打造一流的协同创新能力。组织开展安全应急装备关键技术攻坚,系统编制、定期迭代完善产业集群技术路线图。布局实施一批科研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战略性创新产品。强化安全应急装备创新主体培育,扶持中小微企业创新,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创新资源优势互补,打造安全应急装备创新联合体。鼓励京津冀三地高等院校和企业推动安全应急装备成果转移转化。
加快先进模式应用推广,打造一流的先进制造能力。促进集群高端化发展,打造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品牌,持续提升安全应急装备产品质量水平,建立完善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标准。加快集群智能化发展,提升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加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布局一批安全应急装备绿色化技改项目。加快集群绿色供应链建设,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示范,联合打造一批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推动集群关键要素汇聚,打造一流的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优质人才梯队,做好京津冀地区各地市现有人才政策的有效衔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释放产业发展基金活力。加强梯队企业上市培育,鼓励企业组团“出海”、境外上市,参与国际并购,构建国际化产业链体系。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坚持“亩均论英雄”价值导向。强化用水用能保障,推动数据要素流通。
创新区域产业治理模式,打造一流的集群治理能力。发挥集群发展促进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营造有序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夯实产业技术基础,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安全应急装备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资源要素集聚、产业环境优化、各类主体和谐共生的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率先建设区域统一市场,打造一流的开放合作能力。引导集群与城市融合发展,错位发挥京津冀三地优势资源禀赋,带动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能级、创新能力、要素水平等持续提升。打造京津冀三地共享互认的产城名片,高水平打造一批京津冀区域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推进与重点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安全应急装备领域产业跨域联动发展,合作开展制造业重大专项。提升集群国际化开放水平,加快集群企业“走出去”步伐,提升外部资源“引进来”层级。
5个行动促进集群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如何布局?《规划》确定了核心区、重点区、支撑区的发展布局。
核心区为石家庄、唐山、雄安新区。其中,石家庄定位为综合发展核,建设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综合服务平台。唐山为智能装备和物流贸易发展核,重点发展无人救援、抢险救援等装备。雄安新区为城市安全和公共服务创新核,搭建未来城市安全应急模式,打造安全韧性示范城市。
重点区为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天津滨海新区、张家口、保定,打造多点差异化产业布局,构建安全应急装备全产业链体系。
支撑区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房山园、天津津南以及河北邢台、秦皇岛、廊坊、邯郸,拓展集群辐射范围,实现产业发展协同与区域应急联动。
《规划》还提出安全应急装备领航企业培育行动等五大行动计划。
安全应急装备领航企业培育行动。做大做强领军企业,鼓励企业瞄准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发展前瞻性领域积极开展兼并重组,加快实现做大做强。引育壮大骨干企业,主动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入驻,遴选一批发展前景好的专精特新安全应急中小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发展格局。
重点产业链锻长补短强基行动。开展优链强链,制定产业链支持政策集,编制产业链树状图,建立健全京津冀先进安全应急装备集群、省、市三级重大项目库。开展缺链补链,充分发挥京津冀科研与成果转化优势,着力引育一批装备核心零部件、装备智能化关键技术等上下游强链补链项目,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开展上下延链,优化产业链结构,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
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提升行动。推动张家口怀安经济开发区、唐山开平应急装备产业园、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鹿泉经济开发区、北京中关村丰台园5个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提升载体功能,攻关突破一批高端安全应急装备和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完善“基地 产业链”布局,推动产业协同。
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链群协同行动。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联合企业打造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等,聚焦关键装备和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推动区域产业错位发展,绘制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地图,打造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产业梯次分工的雁阵,引导京津冀区域内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主要产业链环形成闭环。建设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大脑。
促进组织能级提升行动。加强促进组织软硬件能力建设,完善集群发展促进组织的组织管理、运行架构、运营机制建设,实现联合攻关、检测认证、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功能,推进集群各类平台载体建设。(河北日报记者 米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