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商贸往来日益密切、商业活动日趋频繁,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易产生涉外案件和纠纷。为化解风险,近年来,深圳先行先试,推动以跨境信用支撑大湾区经贸活动高质量发展,通过标准共建,打造深港跨境验证平台,推动多项跨境信用场景应用落地,建立起“1 1 N”跨境信用综合应用体系,实现信用产品三地互认互用的同时,实现企业信用报告及信息南北互通。截至今年6月底,通过深港跨境验证平台,已服务港资企业在深圳融资达6.9亿元,有效提升了粤港澳三地跨境经济、商贸活动便利性。
做好标准规范是支撑好跨境信用服务、实现应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跨境信用各项实际应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021年12月,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正式发布《基于跨境活动的企业信用报告格式规范》,首次定义了跨境信用的概念,首创提出了信用法源地的概念与跨境信用的管制结构,并建立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信用报告内容对应表,便利于彼此信用报告的快速转换,具备兼容性、可操作性。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发展改革处工作人员李燕表示,标准规范将作为转化方式或工具,通过标准共建方式,推动了三地在语言运用、标识运用、业务流程的互认和统一;通过与港澳跨境信用规则衔接,帮助了三地信用产品或服务不局限于本区域内使用;通过三地形成的共识性规则规范,在不同区域识读、流通和应用,为不同国家、地区企业信用报告提供有力的转化支撑和互认依据。
有了标准规范,如何形成有效链接?2023年11月29日,“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项目在2023中国(深圳)金融科技大会上正式启动,旨在促进深港数据高效、可信流动,进一步提升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质量。平台基于DDTP(分布式数据传输协议)理念和国产开源区块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进行开发,运用区块链不可篡改且可追溯的技术优势,为深港两地机构提供数据凭证的可信验证服务,可广泛适用于金融、民生、医疗、交通等全行业场景领域的跨境数据验证,有效解决深港跨机构、跨行业、跨场景的各类验证问题,以可信的数据应用为深港两地居民跨境工作、生活及企业拓展业务提供便利条件。目前,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已完成建设部署并开展试运行,首批6家接入机构和3个应用场景正式发布。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南来北往的跨境应用场景相继落地。其中,在跨境信用北向通方面,跨境信用试点业务在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率先落地,以银行及港资企业需求为出发点,致力于解决境内外企业融资难问题,持续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截至2024年6月底,跨境征信北向通实际查询超110笔,支持100余家港企在深开户或账户变更服务以及6家港资港企信贷服务,累计放款金额6.9亿元。在跨境信用南向通方面,依托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以“个人携带数据跨境”的形式,实现信用信息南向突破。目前,该平台已于5月6日上线首批场景并正式对外试运行,突破性地实现了内地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合规合法“南向”跨境至香港,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
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已产生验证数据176笔,其中上链存证53笔,凭证验证123笔。依托该平台,有效确保了信用信息跨境传递的真实性,能很好地提升香港金融机构服务质效,增强国内企业在香港发展的便利性、获得感。李燕说:“深港两地正在持续拓展业务场景,未来还将探索实现信用信息跨境在医疗健康、保险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为深港两地居民跨境工作、生活及企业拓展业务提供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