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12月22日,周浦育才学校见习基地的全体见习教师又在线上齐聚一堂,认真聆听了区骨干教师、区学科中心组成员廖红英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基于"三彩"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以"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例”的讲座。本次讲座由齐子群副校长主持。周学兵书记和全体见习教师一同参会。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本次专题讲座廖老师以生物教学中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例,让见习教师明白了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一种。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中多方的互动学习和启发,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出新的经验和认知。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这三点是决定开展小组合作的理论依据,也充分说明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分组原则、分组方法、小组组建方式、组长的确定、组内的分工都是使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有序的关键点。
廖老师在分组方法上颇有心得,根据生命科学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小组人数巧妙地设置为2、3、4、6人。具体来说,实验技能课一般采用2人1组;课堂问题探究采用3--4人1组;活动设计展示采用6人1组。这样的分组,有效促进了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
评价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更高效进行的外驱力。廖老师也跟我们分享了她常用的两种评价方式——小组捆绑式终结性评价、及时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成果式评价。这几种评价方式多角度,分阶段对于小组合作进行有效评估。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点,在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师细细思考。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应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其融汇一体、优化处理。廖老师的精彩讲座让所有见习教师收获满满,也为大家在日后教育路上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带来了诸多思考和启发。
温馨提醒 暖意融融
讲座结束后,周学兵书记就近期的疫情防控形势给了见习教师们一些真诚的建议和温馨的提醒,让见习教师们倍感暖意融融,更为大家全力以赴的工作和学习注入了坚定的勇气和不竭的动力!
学员心得摘要
臧晓宏:通过廖老师从底层逻辑、哲学来源和学生行为的分析,我们能够深入浅出地知晓学生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不仅仅是学生需要团体的活动,更是需要教师本人去努力钻研如何将学生活动效益最大化、如何给予学生评价才最符合学生特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自己所不能发现,没有发现的潜能,独具慧眼既是为人师所要具备的初级技能,如何将这一技能进化,使自己向着经验教师的队伍更快地迈进,作为教师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
季园园:学习形式以分组进行,可以使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加强多方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这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新的创新意识。这些学生所获得的远远超出课本所要求的掌握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也达到了丰富教学方式方法目的。
李楠: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今天的分享主要围绕合作学习展开,分享的内容从哲学中来也到哲学中去,在探索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及时反思它的局限性,也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充满辩证地看到了每个孩子身上的另一面,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
王逸辰:合作化学习往往是我们在设计公开课中的一个必然环节,但在哪个教学环节采用合作化学习,却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困惑的问题。今天通过廖老师的讲座,我认识到合作化学习是需要教师独具一双慧眼去观察学生,努力钻研、了解学生,而不仅仅将目光放在教学设计上。合作化学习也不能仅仅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导致其浮于表面,需要教师对探究、实验等教学环节加以改进。
顾明燕: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常见的方式。不管是在室内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户外的探究实践中,小组合作的方式总是令人青睐。我们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不仅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互帮互助。通过廖老师的讲解,我不仅认识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更从学生案例中明白了,我们需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使用巧劲、智慧,合理安排小组的划分,将危机转化为机遇,主动促成合作学习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