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金杨新村街道,罗山六村有4个自然小区,其中德平路100弄和博山东路20弄于1996年建成,是一个以动拆迁为主的自然小区。房型结构老旧,60岁以上户籍老人超过半数,人口老龄化严重,“悬空老人”落地难,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罗山六村加速推进加梯项目的过程中,摸索出“破冰拔刺”的好做法,紧扣“四字诀”:“广、细、小、合”,在第一时间整合社区资源,营造宣传氛围,将加梯这项惠民工程带到了居民的身边。
落在“广”上,问需于民
加梯工程是件实事,对于需要的人群来说更是件好事,但对于部分没有加梯需求的人群却是件“无所谓”的事。为了加速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在小区符合加装条件的楼栋全覆盖征询的基础上,将重点聚焦到了如何将“无所谓的事”变为好事。结合居民区实际和党员亮身份的工作要求,组织党员志愿者、党员楼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下沉走访、宣传政策、直面问题、积极沟通。
(资料图片)
落在“细”上,问计于民
在街道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罗山六村居民区党总支立即响应召集社区党员、业委会和物业公司搭建平台,召开初期工作会议。特别是针对小区年轻的“上班族”和租房的“外漂族”,一通通的“夜间热线”,有时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一段时间下来,小区里很多党员同志受到鼓舞,挺身而出,支持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加梯工作也因此走上了快车道。
落在“小”上,小人物发挥大力量
业委会主任徐士庄,年逾古稀,是一名热心的老党员。在得知政府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与居委取得了联系并挑起了电梯加装的重担。罗山六村党总支迅速搭建“三会”平台,由业委会主任牵头,联合物业、社区骨干,对适合加装电梯的单元进行了全覆盖意向征询调查,充分了解掌握居民需求意向,为下一步加装电梯工作打下扎实的数据基础,并坚持把这一惠民实事项目做实、做好,提升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功能。
在实际加装电梯的过程中,徐士庄不辞辛劳多次协同居委干部前往居民家里做动员、做征询、组织居民们和加梯代建方开协调会议、收集居民对于电梯加装的种种意见、建议,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电梯加装的方案。作为党员,他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站在前、干在前,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着社区内的党员同志们共同为电梯加装工程而努力。
落在“合”上,破瓶颈、解难题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电梯加装工程,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纠葛。想加梯的居民有很多,但面对签合同、缴纳费用等实际问题时,总会有些居民踌躇不定。原因始终围绕在“交了钱会不会去到私人账户里?”“电梯加完了,维修的钱怎么出?”“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钱怎么办?”……为此,罗山六村党总支以党员、业委会、物业以及楼组志愿者为主体,合力组成了一个“加梯专班小组”,通过搭建“三会”平台与居民进行沟通,仔细梳理需求和难点,并最终摸清了“资金监管”、“后期维保费用”等等的共性问题,“找到病因,对症下药”化解居民对加梯的担忧和困惑,进一步完善加梯的工作理念。
社区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罗山六村华丽蜕变就是坚持党建引领、力量下沉、资源融合、服务增效,切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的一个缩影。在此次加装电梯的工作项目中罗山六村居民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力量,凝聚党员、楼组长、志愿者,携手改革创新,细化电梯加装规则,完善政策机制,全心全意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切实的利益,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