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在江西省余干县人民医院急诊科门口,不时有救护车停留。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罗振宇 图
【资料图】
除夕夜,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与此同时,却有很多的医务工作者,因为要坚守岗位,而无法陪伴家人。1月21日除夕夜,在江西省余干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仍不时有救护车在门口停留,将病人送来或是接走。
随着就诊高峰的到来,值班护士的步伐,不知不觉从“走路带风”变成了“一路小跑”。截至当晚10点半,前半夜就已经接诊了30名病人,值班医生忙得连从家中带来的饭菜也顾不上吃。虽然各有各的忙碌,但他们的新年愿望却很接近: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七旬老人送医洗胃
1月21日,除夕夜,是万家灯火的团圆时间。但对江西省余干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2名护士而言,这一晚是“小夜”,是坚守岗位的忙碌时刻。
该院急诊科护士是三班倒,分别为白班(8:00至17:30)、小夜(17:30至22:00)、大夜(22:00至次日8:00)。当天轮值“小夜”的,是从业14年的李莉莉和从业8年的胡雪莲。
下午5点半,在家提前吃过年夜饭后,两人到达急诊室,换上护士服、戴好口罩后,开始熟悉上一班同事接诊的病人情况。检查病情、登记信息、回答咨询、打针换药,随着新的病人陆续到来,不停穿梭在各个区域,两人开始走路带风。悄然之间,急诊室里的6张床,也只剩下一个空位。
一阵忙碌过后,时间来到了晚上8点半。两位护士刚坐下,正准备歇一会儿,120热线又传来消息,一位喝农药的病人20分钟后到,家属正在开车赶来的路上。
两人立马起身,简短交谈几句后,默契地做好了分工:一人去治疗室,提前配好需要用到的药物;一人去洗胃室,打好两桶温水为洗胃做准备。
护士提前配药,为接下来的救治节省等待时间。
约20分钟后,病人一送到就被推进了洗胃室。一同前来的还有六七名家属,从他们焦急的描述中得知,老人已经72岁,年夜饭席间喝过啤酒和白酒,饭后不知何故与人发生争吵,一时冲动喝下了农药。
洗胃结束后,老人被推到急诊室,家属们顿时在病床前围成一团。老人的女儿俯下身不停地呼唤:“爸,爸,能不能听见我说话?”
不一会儿,检查报告单送到了值班的内科医生手上,结果显示老人是有机磷中毒。一番仔细查看后,发现老人意识逐渐模糊,医生立即喊道:“快!给病人推一针阿托品,记好时间,之后每隔10分钟推一次。”
“好,每10分钟注射一次阿托品,现在是晚上9点,第一次注射。”护士抬头望了一眼墙上的时钟,一边飞速地在纸上记下时间,一边不忘提醒家属:“病人马上要打针,家属请到外面等候,给我们腾出地方。”
建立静脉通道,注射药物,上心电监护仪……两位护士同时围着老人忙了起来,步伐也不知不觉从“走”变成了“一路小跑”。
与此同时,医生也与家属沟通,“老人的情况比较严重,建议立即用救护车转运至省会南昌治疗”。家属提出,能否自行用私家车送去南昌。
“用私家车怎么行?病人需要每10分钟注射一次药物,救护车上会配备医生护士。当然,最终还是要尊重你们家属的意见。”
“路上需要打针的话,我们家属不会操作,没得其他选择了,那就用救护车转运吧。”
“医生,快帮帮忙!我妈吃了好多降压药,我们是从乡下赶过来的。”正当医生打电话安排救护车时,又一名急需洗胃的病人被火急火燎地送到急诊室……
4小时连续接诊5位摔伤儿童
余干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共设有内科诊室、外科诊室和护士站。病人一般先由护士进行简单的预诊检查,再分流至内科或外科诊室的医生接诊。如果病情复杂,会通知相关专业科室的医生来到急诊科一同会诊,遇上需要住院的,则会转到专业科室做进一步治疗。
晚上6点半,负责除夕夜值班的急诊科外科医生毛晓津到达办公室接班,他要一直工作到次日早上8点才会迎来换班。
毛晓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当医生已有13个年头,按照往年经验,除夕夜最常见的外科病人,就是被烟花爆竹炸伤的,一般以儿童居多。话音刚落,一位眼睛包着纱布的老人,在家属的陪同下走进诊室。据家属描述,老人正是被烟花炸伤的。
毛晓津打趣道:“我刚说被炸伤的以儿童居多,你老人家就来了。把纱布取下来,让我看看伤情。”检查发现,老人眼睛上部被炸出了一道约一厘米深的口子,并伴有热压伤,所幸未伤及眼球,但外伤较为严重,且创面被火药粉屑污染,需要清创并缝针。
毛晓津为老人检查伤势,所幸未伤及眼球。
在清创室,给老人注射麻药后,毛晓津用手术钳扒开伤口,小心翼翼地清理被污染的创面,过程中不断有血流出。看到这一幕,家属不一会儿就不忍而退了出去。
这时的毛晓津已没有了刚才的幽默,经过多年职业生涯的磨练,这种场面他已习以为常,眼神中只有专注。由于病床较低,在弯腰认真处理伤口的过程中,他保持了近20分钟的半蹲姿势。
给炸伤的老人处理完伤口开好药后,毛晓津也迎来了当晚外科病人的就诊高峰。
一位家长抱着眉间摔出一道伤口的女儿来到诊室,反复问道:“这不会留疤吧?长大后会不会影响到容貌?毕竟是个女孩子。”
毛晓津一遍又一遍地解释:“伤口比较轻微,简单消毒后贴个创可贴,再打一针破伤风就行,一般不会留疤。如果担心可以配合使用祛疤膏,即便留下轻微疤痕,长大了使用激光祛疤后也看不出来。”
截至当晚10点半,4个小时的时间里,毛晓津一共接诊了5位摔伤的儿童,摔伤部位各不相同。
“除夕夜小医院都关门了,大医院一般也只有急诊还开着,所以儿童患者会比较多。因为孩子小,家长的情绪普遍都比较焦躁,所以作为医生,保持耐心很重要。”毛晓津说。
希望大家新年健康平安
时间来到晚上10点半,家家户户的电视机中,春晚节目开始进入下半场。急诊科的一波就诊高峰刚刚过去,医生和护士们也终于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
虽然规定的交接班时间是晚上10点,但李莉莉和胡雪莲决定,两人再多上一会儿班,这样下一班同事就能在除夕夜多陪陪家人。
胡雪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在急诊科感受除夕夜值班。此前她曾在ICU当了5年护士,半年前才转来支援急诊科,“急诊科实在太缺人了,今年急诊科有3位护士休产假,都是坚持到快生了才休息。”
胡雪莲说,在ICU都是重症病人,很多插着管或是戴着呼吸机,可能随时需要抢救,因此要在病床前一直守着;此外,县级医院ICU里缺乏护工,所以帮病人翻身擦洗等体力活,也是由护士来完成。
“ICU的病人,特点是病症‘重’;急诊科的病人,特点是病症‘急’。”胡雪莲总结说,因此急诊科要求护士掌握的医学知识更加全面,病人送来后,护士需要快速判断出大致是什么病,然后再分流到内科或外科;同时,来看急诊的病人是源源不断的,有时一个人要同时应对好几个病人,如何科学分辨不同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也很关键。
说话间,胡雪莲不时用拳头捶腰背部,“刚才病人突然间增多,累得有点腰酸背痛”。她表示,在医院工作每天接触各种病人,愈发觉得健康可贵,“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少来医院”。
外科诊室分为两部分,外侧用于接诊病人,里侧还有一个小的休息室,里面放了简单的一张床和一张桌子。
趁着不忙的片刻,毛晓津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饭菜,坐在床边吃了起来。“因为年夜饭吃得早,所以带了点饭菜当夜宵,平时通宵值班,也会带点吃的在后半夜填填肚子。”毛晓津解释道。
毛晓津趁着空闲间隙,拿出了从家里带来的饭菜。
急诊科没有设专门的外科医生,而是每个月从住院部轮流抽调2名医生来急诊科值班。毛晓津说,相比住院部的病人,急诊科的病人很“杂”,所以医生要对各种疾病都有所涉猎,遇上病情复杂的或是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病人,还需要请相应专业科室的医生一同会诊,“这既是一种压力和挑战,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急诊科病人多、工作强度大,一般要忙到后半夜才有空眯一会儿,有病人来了,护士喊一声,医生立马就要起来。毛晓津预计,“现在才到10点半,整个急诊科就已经接诊了30个病人,其中外科病人大概有17个,看这情况,今天估计后半夜也没得睡了。”
在谈及新年愿望时,毛晓津同样表示,“希望大家能够健康、平安”,同时也希望新的一年,通过在急诊科的锻炼,自己的医术能更上一个台阶。
采访间隙,毛晓津刚扒了几口饭菜,听到门外来了新的病人,又赶忙扔下筷子,转身接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