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简称“中国计生协”)官网公布了该协会2023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到,中国计生协将重点做好包括“适时发布中国婚育状况统计调查成果”在内的多项工作。
中国婚育状况统计调查(简称“中国婚育调查”)启动于2022年7月1日零时,调查对象为全国100个县(市、区)范围内20000名20-49周岁中国国籍男性和女性人口,1名调查对象对应1个家庭户。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调查是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由中国计生协与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简称“人发中心”)合作开展,并委托人发中心组织实施。该调查重点围绕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生育政策和相关配套支持措施、婚姻、生育、养育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需求等。
中国婚育调查的主要特点有:1.以家庭为单位,对男女均开展调查;2.聚焦影响因素,涵盖婚姻、生育、养育重要阶段;3.关注婚姻、生育、养育的代际差异和文化、观念的影响;4.突出农村大龄未婚问题和城市生育、养育困难;5.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深度访谈获取群众生育养育面临的难点堵点和需求;6.社区、个人与家庭调查相结合。
组织实施此次调查的人发中心是国家卫健委的直属事业单位,前身是联合国人口基金资助下于1980年成立的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2003年更为现名。该中心主要职责包括“开展人口与发展领域的调查评估,参与人口监测预测”等。
人发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此前刊文指出,当前我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水平呈现出平均理想子女数低于更替水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低于理想子女数,实际生育水平低于打算生育子女数的态势。生育计划与生育结果之间的差距形成生育赤字,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婚姻家庭生活、经济收入支出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和波动。生育更替水平是一种基于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标准,中国婚育调查以这一标准为尺,将每名调查对象的生育意愿作为测量的目标。当群众的生育意愿存在赤字或与社会期待的生育标准存在差异时,一方面询问群众未满足意愿的主观原因,另一方面了解影响因素特别是相关政策配套措施如何提升生育意愿的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人发中心主任贺丹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透露部分中国婚育调查情况。
她提到,中国婚育调查数据显示,多数一孩母亲反映对备孕、怀孕和生育的过程感到不安,孩子出生后生活质量下降、养育孩子压力大、教育过程太累太操心等导致家庭不愿意再生育。2019年以来,我国二孩生育率从0.7跌至0.39,二孩出生比例从46.4%下降至38.6%。既与家庭对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承受能力不足有关,也和家庭对初育过程的主观体验较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