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3月10日报道:9日上午,重度哮喘患者张先生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接受了经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BCD)。这也意味着该院呼吸介入中心BCD治疗重度哮喘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式启动,中国多地的8家医院将开展这项临床研究。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有10-15%的患者为重度哮喘患者,他们即便在接受了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后,其症状仍无法得到良好的控制。这部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需要频繁就医或住院。为破解重度哮喘治疗难题,东方医院呼吸医学中心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BCD)”治疗重度哮喘的技术方法。
据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强教授介绍,生理状态下,肺部迷走神经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平滑肌和腺体的胆碱能受体上,维持气道的正常张力、粘液的分泌以及纤毛的摆动。 哮喘、慢阻肺等疾病状态下,过敏原、香烟烟雾等可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气流受限和粘液高分泌等病理生理表现。
目前,靶向迷走神经的干预手段主要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两大类。药物治疗方面:大量研究证实,使用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有效改善哮喘和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2012年,荷兰的Slebos教授团队首次提出了内镜下的靶肺去神经术(TLD)的概念,采用Nuvaira射频消融的方式开展去迷走神经术。研究也证实:TLD可有效降低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
但射频消融TLD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等。相比于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术后不易形成疤痕,对周边邻近的正常黏膜和软骨影响更小,还可以有效抑制肉芽生长。目前已经有研究证实,冷冻消融能够通过破坏交感神经对难治性肾性高血压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基于此,李强团队考虑,在支气管迷走神经富集的区域,采用冷冻球囊的方式开展去神经术可能更加安全和高效。
2018年12月,团队开始与企业合作,正式组建新型冷冻治疗系统研发团队;在原有冷冻球囊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满足镜下操作以及腔内消融处理的需要。经过2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技术体系。目前,该项研究 已获批3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项发明专利;发表SCI论文1篇;并于2020年9月12日通过了东方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2021年2月1日在东方医院呼吸介入中心完成世界首例支气管腔内冷冻靶肺去神经术治疗难治性哮喘。初步随访结果显示,出院后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无明显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后患者症状评分显著改善,肺功能等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有患者甚至表示,自己每天上下6楼多次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喘个不停”了。
当天上午,李强教授仅用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张先生的手术。他告诉记者,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患者的住院、恢复期也将更短。据介绍,此次启动的全国多中心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盲法、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评价 BCD手术治疗成人重度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希望将这项先进技术尽快应用于临床治疗。下一步,团队还将开展BCD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