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龙船朝王”是黄埔龙舟文化里最具特色的一个习俗。每年端午节前,黄埔各村落就会把本村的龙舟都划到南海神庙,将龙头、龙尾及船上的装饰都卸下来,抬到南海神庙里敬奉。为迎接“波罗诞”,今年特地将这项民俗活动提前举办。在人潮人海中,不少年轻人穿上汉服,加入了祈福游览的队伍,专程打卡“扶胥号”新龙船。他们觉得,穿越千年再现“祭海祈福”,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太有意思了。(3月16日 《中国青年报》)
在很多地方,逛庙会是一种风俗,春节要逛庙会,端午节要逛庙会,每逢传统重大节日,逛庙会就成为人们的必选事项。倘若没有逛庙会,节日味道就会显得不够浓厚,过得不够尽兴。
事实上,庙会作为传统的岁时风俗,是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展示的是传统民俗活动,它的存在与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时代变迁,古老的庙会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但展示民俗一直是庙会最主要的特色。就如本则新闻报道的那样,各色非遗项目都在庙会上有所展示。而这正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庙会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非遗”意味着它已经在当今社会慢慢消失。换句话说,“非遗”可能面临的是继承与弘扬的问题。借助庙会这个平台,众多“非遗”有了展示自己机会,而庙会也因此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由于加入了很多青春的元素,整个庙会‘活’了起来。”古老的庙会,需要青春的原素的注入。作为庙会,自然会涉及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等诸多内容,商业气息本就是庙会该有的味道,但如何让这个气息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更多的现代的、青春的因素,则是组织者考虑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挖掘“非遗”背后历史故事,以现代视角讲述出来,亦可以开发出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文创产品,让传统与现代相交织,“活”的庙会才能更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既然是庙会,传统风俗自然是主角,要系统性地发挖掘和梳理其中所隐藏的丰厚的文化积淀。年轻人逛庙会不仅图的是热闹,更有庙会背后的传统与风俗,他们不仅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要努力创造出全新的沉浸式体验,让更多的年轻人深度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体验,这个体验会在参与者心中播下一粒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还应当意识到庙会拥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吃的、玩的、卖的、买的不可或缺,吆喝声、卖艺声,声声动人。有美好的购物体验,亦有民俗风情,也有娱乐性活动,气息氛围热闹,人情味浓郁,文化底蕴深厚。以内涵取胜的庙会会吸引更多的眼球,生命力会更持久。
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庙会,愿意去逛庙会,那将即将消失的千年民俗、传统工艺就会在新的环境、以新的方式重新生长,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