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之所以会得病,有三方面的原因:
即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内因就是患者自己的原因,比如情绪、饮食等;
外因就是自然界的邪气侵犯,还有引起传染病的疫疠之气等;
而虫兽所伤、金刃所伤、跌打损伤、医药之过、先天因素等,都可以归纳为不内外因。
《黄帝内经》把"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气。
可实际上,这六气就是空气流动,气温高低、湿度大小的反映。当着六气发生变化,或者人体适应能力下降,抵抗力变弱时,六气就会成为致病的因素。
中医把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和火邪,称之为“六淫”。
春夏秋冬因四时交替,各有特点,因此“六淫”也各有主时。
例如:春天多风病,盛夏多暑病,夏末秋初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天多寒病。
【风邪】
“风”四季都有,但主要是以春天为主,故又称之为春之主气。风为百病之长,凡是致病中具有善行数变,清阳开泄等特性的外邪,都称之为“风邪”。
人一旦感染风邪,就会引发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头痛发热等疾病,所以一年四季,尤其是春天一定要注意风邪的侵人。
【寒邪】
寒邪就是冬季的寒气入侵人体后的一种外在病邪,它最容易耗伤人体阳气,也容易导致机体局部凝结不通出现各种疼痛。
【暑邪】
暑,一般是指夏至后,立秋前这段时间。此为夏天之主气。
它的主要特点为:炎热,升散,暑湿交蒸,闷热等,因此称之为暑邪。要是夏天说谁谁谁中暑了,那就说明他感染了暑邪。
其症状表现为:高热,大汗,烦渴,肌肤灼热等。
【湿邪】
湿,为长夏之主气。长夏这个时节就相当于是雨季,此时雨水增多,湿热熏蒸,气候潮湿,所以在这种气候下,也容易引发疾病。
目前很多人都因湿邪致病,如果湿困于脾胃,则不思饮食;如果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等皮肤病。所以长夏时节,人体要注意防范湿邪的侵入。
【燥邪】
燥,为秋季之主气。与湿邪相反,燥邪主要是以空气中缺乏水份,湿度降低为。凡是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均称为燥邪。
其中又分为凉燥和温燥。当燥邪侵入人体后,其表现为:有感皮肤、鼻咽或口唇干燥,干咳少痰,大便干结不通等。燥邪易伤肺,所以这个时候因多注意肺部问题。
【火邪】
凡是自然界中具有炎热,升腾特性的外邪,都被称之为火邪。
虽然外部原因可以成为一种诱因,但大部分火邪都是由内而生的。总而言之,引起火邪的主要原因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所致。
外感火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中暑,而内感火热的表现有很多种,例如,因熬夜、吃辛辣食物等引起的上火,会导致出汗,口渴,小便短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