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放开的这段时间,阳性感染者日益增多。近期大家关心最多的,一个是囤药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担心阳康后出现复阳的情况。
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以及未接种疫苗的脆弱人群,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那么,疫情之下,我们应如何避免少生病,保持自我健康呢?
提高自己的抗病能力、康复能力,是目前形势的重中之重,而中医把这种能力称之为“正气”。
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
《黄帝内经》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意思就是说,当人体正气旺盛,处于和平状态的时候,是可以和所有细菌病毒和平共处的。
反之,正气虚弱,那么细菌病毒这些邪气就有了可乘之机,正气压不过邪气,人就会得病。
所谓邪气,即风、燥、寒、暑、湿。
它们通过肌表入侵腠理,从而发展为各种疾病。
中国有句俗话“黄鼠狼专咬小病鸡”意思就是说,意思就是说身体虚弱的小鸡容易遭到黄鼠狼的攻击。
身体强壮就是正气,黄鼠狼就好比外来的邪气,身体强壮才是逃脱劫难的基本条件。
总而言之,内养正气、外避邪气才是保证我们健康无疾的重点。
养正气,我们要遵循以下三点:
人的精神活动与脏腑功能、气血运行有着很很大的关系。
情绪突然激动,或持续的精神刺激,都会造成脏腑气机紊乱,阴阳气血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引发疾病。
因此,咱们平时要注重精神方面的调养。保持心情舒畅,精神内守,降低物欲贪欲。
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这样人体气机调场,气血平和,正气充沛,则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想保持身体健康,就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
在饮食方面要有节制,饥饱适宜,五味调和,控制肥甘厚味的摄入,以免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抗病能力下降。
在起居方面,要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节作息时间,培养有规律的起居习惯。
在劳逸方面,既要注意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交替,又要注意劳作与休息相结合,做到量力而行,劳逸适度。
运动是健康之本,经常锻炼身体,能够促使经脉通利,血液畅行,增强体质,从而防病祛病,延年益寿。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黄帝内经》
六淫邪气各有主,其中包括春风、夏热(暑)、长夏湿、秋燥、冬寒。
日常可以通过顺四时而适寒暑来避免邪气的侵袭。
此外,规避邪气还要戒掉熬夜,光脚走路,吃喝寒凉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
总之,通过内养外防两方面的措施,人就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和病毒的侵袭,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