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分析相关疾病和药物
需考虑自己已有的疾病是否近期有波动;失眠前有没有新加用某种药品或保健品;近期有没有新出现某些症状,如神经科症状(头痛、头晕、健忘、感觉或运动异常等)、精神科症状(情绪低落、失去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持续担忧、紧张害怕、精神亢奋以及躯体焦虑症状,如心慌、尿频等),将这些情况告知医生,医生会据此进行适当诊治。
3
注意生活习惯
不提前上床,不长时间补觉,不在日间长时间卧床,规律饮食,适度活动,不在睡前做剧烈运动。
4
缓和不良心理状态
即便没有焦虑症或抑郁症,单纯害怕睡不着或迫切要睡个好觉的心态也足以干扰睡眠,大家不可掉以轻心。《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1个月以上的失眠都应当辅以心理行为干预,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治疗方式称为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必要时可寻求有此技能的心理医生的帮助。
5
适当使用药物控制症状
目前有多种助眠药物,特性和效果各异,可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使用。使用药物的目的是减轻失眠的不利影响,使患者在纠正失眠的过程中少些困难。一直被抹黑的安定类药物其实是久经考验的“武器”,安全且有效。安定类药物确实有一定的成瘾性,但其成瘾性并不强烈,很多“戒不掉”的现象其实是因为某些病因没有被发现并去除。在使用药物控制症状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开一个常见误区——放任自己只依靠助眠药物,不去改善生活习惯、调整自身心理状态。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正确的,舍本逐末,不利于我们身体长久的健康。
内容来源:综合整理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协和医生说2:坚持做好这些事 健康生活一辈子》《协和人说健康(增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