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阴壮阳,对于当代忙碌的人们来说,似乎唯有“吃”才是正道,各类的营养品,药茶、药膳琳琅满目,总之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反正没有坏处。
然而很多人在健康养生方面,却忽略了正确的养生观念,这远比补品重要的多。
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
就“动”与“静”而言,练动功的,动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练静功的,静则生阴,可以降低人体的消耗,人的寿命也相对较长。
只静不动是错误的,为了运动不惜放弃休息就更不对。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刚柔相济强过任何补药。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春夏时节,自然界的阳气渐升,人体与之相应,体内阳气也相对旺盛,我们应该抓住时机补养阳气。
那么何为阳气呢?
幸福快乐就是一种阳气。精力充沛,处事乐观,动作敏捷都可以归属于阳气旺盛,它可以让人保持充沛的精力。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通过合理运动,不仅可以充实鼓舞身体阳气,还有助于强身健体,防病于未然。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想增加自己“生阳”的机会,比如可以多走路,少乘车;多利用楼梯,少乘电梯;看电脑手机的间隙,多做一些伸展运动等。
形属阴,易静而难动,故养形以运动为贵。
像快步走、跑步、骑行、游泳、打球、日常劳作等动养运动,更多强调的是“形动”。
神属阳,静以养神为最佳。
身静,对我们现代人来讲很容易做到,比如久坐不动,出门以车代步,电梯代替爬楼梯,平时宅在家里,不爱运动等等。
然而因为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想做到“神静”却难。神不能静,机体就不能完全放松修整,心神不安就给邪气入里创造了条件。
“悲哀忧愁之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内经》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很多肿瘤的患者,都有共同的心理特征:缺乏宽容、淡定,从容平常的心态,忧心太多、纠结太过、心急气躁,心静不下来。
静心,无论或坐、或站、或躺,让自己从精神到身体,全部放松下来。
放下你的工作,放下手机,微微闭眼,或眺望远方,或欣赏一幅优美的画,赏花草,赏鱼儿在水中游弋嬉戏,都有静目养神的效果。
? 对老年人而言,静比动更重要。
很多老年人晨练时以为只要拼命跑跳,运动剧烈就是最好的锻炼,这样显然是错的。老年人运动,不可骤起,不可骤停。翩翩起舞,缓缓结束。以浑身微汗、快意为锻炼适度的标准,过汗易伤阳气。
老年人阴阳之气都须慎重保护,过静,也许适合极个别老人,但从整体而言,老人一定要静动结合,静多动少。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养生方式,都要以人为主。阳虚者应以动养为主,但不可过于剧烈,阴虚者应以静养为主,但也必须配合动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