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李晴下班刚到家,就瞧见两岁的小儿子一个人在家门口马路对面玩耍,她正想过去抱他。
恰在这时,一辆车从儿子身旁飞驰而过,差点就撞到儿子了。
这一幕,来得措手不及,李晴吓得魂飞魄散。
下一秒,儿子便意识到危险,“哇”一声大哭起来。
李晴惊魂未定,一听到儿子的哭闹声才回过神来,忙不迭冲过去抱起小儿子。
儿子惊厥的样子似乎吓得不轻,脸上泛起一阵青紫,嘴唇都发黑了。
闻状,附近的邻居也纷纷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开——
你们怎么不看好孩子啊。
这么小就让他自己呆在马路上,你们也真心大。
刚才还见他在家门口怎么一眨眼功夫就跑到了对面。
等等类似言论不绝于耳朵……
凡事关心则乱,李晴心里烦躁得很,几乎要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了。
也许一个人对自己的想法不会十分笃定,可一旦所有人都肯定了你的想法时,你就会理直气壮地坚定自己的想法。
李晴一边哄着小儿子一边大声抱怨着往屋里走。
果然见到婆婆正在给小叔子的儿子喂饭。
两个孩子只差了半岁,婆婆怎么就只顾着小的不管大的呢,都是亲孙儿,明晃晃的偏心!
若不是李晴这天提早下班,还未必知道婆婆竟如此区别对待呢!
李晴娘家是广州土著,就是那种什么也不干也有分红有租收的本地人。
所以李晴在婆家自然是很有底气的。
再加上她本身性格强势、脾气火爆,丈夫郭小波也总是让着她,事事以她为主,对她言听计从。
甚至在每次发生婆媳矛盾时,郭小波都向着自己老婆,不管老婆对错,一致对外。
02
天长日久,公婆对李晴的态度也蒙上了一层阴霾。
老人家嘴上不说,心里却在埋怨李晴这样的媳妇不懂得孝顺公婆,还连带着夺走了他们的大儿子,两老心里寒着呢。
李晴本来就大大咧咧的性格,哪想得到这么多,也不懂得主动讨公婆欢心。
何况她还有种大小姐的傲气呢,怎会低头当人家的小媳妇?
当初是李晴不顾父母的反对,坚决要下嫁给郭小波,郭小波是农村小子。
虽然后来郭小波一家人进了城里做生意有了家底,但李晴这高贵的头颅却从不在婆家人面前低过头。
相反,出身一般的妯娌倒很会做人,把两位老人哄得心甘情愿帮他们家带孩子。
小叔子夫妻俩同样都早出晚归去上班,但公婆却主动给他们带孩子。
不仅如此,婆婆还每天煮小叔子一家人的饭,却不肯煮多李晴一家人的饭。
李晴家作为大儿子和公婆一起住在一栋楼里,公婆住楼下,李晴一家住楼上几层。
小叔子一家人住在同一小区里的另一栋楼,但小叔子一家天天来公婆这里吃饭,而李晴他们却在楼上自己煮。
无论多晚回来,李晴都得自己煮饭,让郭小波去磨破了嘴皮也没办法让婆婆把他们的饭也一起煮,给钱都不行。
03
有一次,李晴无意中听到妯娌硬要塞钱给婆婆当伙食费,婆婆死活不收。
还说:“我给你带孩子煮饭是心甘情愿的,都是一家人,我们老两口将来百年归老后家里的积蓄也要分给你们的,所以这钱就别递来递去了,我们的退休金足够生活开支了。”
李晴差点一口气没缓过来——
老娘起早摸黑地去上班,说要给钱你帮我带孩子煮饭都不肯,还住着我家呢,却上赶着倒贴给别人带孩子包伙食。
郭小波一下班回来李晴就忍不住埋怨他:“你看看你爸妈,从我嫁进来就看到他们眼里只有你弟,难道你是捡来的?”
郭小波嘴里不说话,暗地里却在嘀咕:“还不是因为你,脾气坏又不懂得尊重老人家,连带我这个亲儿子也不受待见了。”
李晴见他半响不说话,就更来气了,怒道:“你怎么这么窝囊?你爸妈是怎么对我们,又是怎么对你弟一家的,你瞎了吗?没心没肺的!”
郭小波当然心酸,被父母区别对待,哪个孩子不难受?
只是郭小波从小就比较懂事,又是当大哥的,自然习惯了让着弟妹们,这就形成了他不爱跟父母索求任何东西。
都说爱哭的孩子有糖吃!
郭小波习惯了替弟妹们担当,既然弟弟一家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照顾,他也不勉强父母了,他舍不得父母太累。
毕竟他是大哥,必须谦让。
何况他也清楚自己老婆是什么人,父母的偏爱都是有原因的。
孩子还小,郭小波之所以没勉强自己父母帮忙带孩子也是存在私心的。
他想李晴辞掉工作安心照顾家里,他的生意不错,收入完全足够养家。
可李晴偏说在家当主妇没尊严,非要出去赚那5000月薪的工作。
李晴哪能理解郭小波的心情,只觉得他没用,见他不出声,骂得更凶了。
郭小波心里也来了气,将一直以来李晴给他受的气一股脑儿地发泄出来,刚洗好的碗被他狠狠地摔到地上。
随着应地而起的巨大声响——
李晴蒙了,从来没见过郭小波发这么大脾气。
04
两岁的儿子和七岁的女儿不约而同哭了起来,李晴的骂声、郭小波的抱怨声,此起彼伏。
闹腾了好一阵子,完全没有消停的迹象。
楼下的公婆忍不住冲了上来,分别劝的劝,哄的哄,才把这一家子给哄安分了。
了解完他们吵架的原委后,李晴的婆婆主动发话了——
“以后你们俩都安心去上班,我负责给你们带孩子,我顺便把你们的饭也煮了,这总行了吧。你们以后别吵了,都这么大人了也不为孩子想想,影响多大啊。”
闻言,李晴没出声,郭小波就更没话说,他本来也没觉得自己父母有啥不对。
随后公婆把两个孩子带走了,让他夫妻俩自个儿言和。
这问题算是解决了,李晴在婆家的态度也逐渐有所收敛,只是李晴直绷绷的性格仍然不会讨好老人家。
所以当这天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李晴再也忍无可忍。
她气冲冲进入家门,见婆婆只顾着喂小叔子的儿子,连自己儿子跑去哪了都不知道。
再偏心也不能罔顾孩子的安全吧,再忙也得时刻照看着另一个孩子的行踪吧。
李晴内心的千头万绪,汇聚成了一股无名火。
她终于忍不住和婆婆闹了起来,质问婆婆究竟要偏心到什么时候。
婆婆也很过意不去一个劲儿地道歉。
可李晴就是不依不饶,也不顾妯娌在场,将公婆多年偏心的怨气给撒了出来。
其实她是火引子性格,一引即燃,燃完即熄。
可公婆毕竟是公婆,不比自己的父母。
自己的父母和对象的父母,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有些话一旦说出口,便覆水难收。
第二天,公婆搬走了,回到他们自己的老房子住,依然给小叔子带孩子。
李晴辞掉了工作,自己带孩子,夫妻俩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少了婆媳妯娌之间的纷争也就少了许多矛盾。
李晴的公婆不说偏心,却也难免对小儿子一家是存在了偏爱。
有些偏爱也许毫无缘由,但有些偏爱却是有迹可循的。
像李晴与公婆的矛盾,不仅仅是老人家偏心的结果。
这与两个儿媳妇的为人处事也有一定关系。
不难看出,在与婆家的关系处理中,李晴的臭脾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使公婆感情的天秤越来越倾向小叔子和妯娌。
十只手指总会有长短。
有些父母,对某个孩子的偏爱行为确实匪夷所思,甚至伤人伤己。
但我相信,这世间大多数父母对待孩子的真心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哪个孩子的表现更能宽慰父母的心罢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