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好的样子,不在锦衣玉食,而在于一家人劲儿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
一个家庭最好的样子,大概就在三点:不怨父母,不怪伴侣,不责子女。
不怨父母
总有一些人把生活的不顺,归咎于父母,埋怨他们没有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如果一个人眼中只有利益,对父母百般挑剔,他就丧失了为人子女的资格。
也许有的父母没能给子女非常好的家境、不俗的人脉,但他们已经竭尽全力给了自己所能给的一切。
有人说道:“亲情,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感情了,除了爱与呵护,还应该有感恩。”
生养之恩大于天。
放下对父母苛刻的衡量标准,学会感恩,凡事体谅,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教养。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不是与父母的平凡为敌,而是与他们的不完美和解。
不怪伴侣
网上有个问题:“哪一刻觉得自己委屈得不行?”
有个回答:“不是小时候被外人欺负,也不是长大后被上司训斥,而是我犯了一个错,自责难过,亲密的人不仅没有宽慰,还不停地指责。”
很多时候摧毁一段婚姻的,不是某件事情,而是伴侣面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将过错都推到对方头上,只会激发夫妻矛盾,将对方越推越远。
最幸福的婚姻,是牵起一双温暖的手,踏实往前走。平淡中互相依偎,风雨中互相搀扶。
遇到问题时一万句“都怪你”,不如一句“我陪你”。
所谓夫妻同心,不过是一个懂得,一个大度,一个不抱怨,一个不指责。
不责子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不退休的老师,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潜移默化。
孩子是影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有人说:“孩子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冷嘲热讽。”无休止的指责和批评会化作利刃,刺伤孩子的心。
父母的言行能给孩子关上一道门,也能给他开一扇窗。父母以身作则,胜过千万句训斥、呵责。
是啊!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疾言厉色的父母,很难在孩子心中撒下阳光的种子;春风般和煦的家庭,也很难养出自卑怯懦的孩子。
友爱、和善的家庭氛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要想孩子改变,家长先要改变。
如果你还在暴力沟通,是需要认真反思的。家人和睦相处,生活平安喜乐,就是人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看过一句比喻:家是一幅山水画,父亲是巍峨挺拔的高山,母亲是绵延不绝的河流。父亲用山的风骨,撑起一片天地;母亲用水的细腻,让日子活色生香。
作家吴淡如说:“家,是唯一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回去的地方,是让你觉得不管变成什么样,那都是能接纳我的地方。”
家,能成为避风的港湾,休憩的驿站,离不开父亲的有力托举,母亲的体贴入微。
父亲坚毅有力,母亲温柔似水,一个家庭的运势必然和顺通达。
还记得“人才魔术师”蔡笑晚先生和妻子谢小湘,称得上父母中的典范。
在“读书无用论”盛行的70年代,蔡笑晚看出,读书是孩子们唯一的出路。
当年,他们一家八口人挤在农村的出租屋里,日子过得极为艰难。
可越是艰难,蔡笑晚越是带领孩子们刻苦读书,而妻子谢小湘则一心扑在生活上。
一大早,她准时打开广播;晚上,她会选好孩子们的睡前读物,陪丈夫一起读给他们听。
手头拮据时,她还叫着孩子们去河边捕小鱼,去山野挖野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野游,让孩子们放松身心。
在他们的用心培育下, 6个孩子终成大器,其中竟有5个博士、1个硕士。
父亲做好领路人,母亲托起大后方,这个家便顺风顺水,多运多福。
家庭中,父母的言行里,藏着所有人的未来。父亲决定一个家的高度,母亲调节家里的温度。一对好父母,能给家庭带来无限的幸福与希望。
免责声明:*本账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