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的对比
有个段子说得很扎心:每个孩子从小都有一个天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相信很多孩子,都曾或正在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下。
《少年说》里,一位女孩鼓起勇气登上天台,对着下面的同学和自己的妈妈,大声地喊出自己的心里话:
“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妈妈老说,你成绩这么差,为什么她会跟你做朋友呢?”
“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
“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
在她的家庭里,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乃至全联盟第一的学霸是她的闺蜜。
因为体育差,她的父母,就将这个品学兼优的女孩过往的成绩、努力全盘否定。哪怕最后女儿流着泪,说自己并不适合打击教育,妈妈还是不为所动。
孩子长期得不到认可,他们只会加倍地自卑,最终沦为习惯性自我否定。
大人们常常自以为是,他们没有想到,小小年纪的少年们看的比谁清楚,懂得比谁都多。
郑渊洁说:经常拿比孩子强的人刺激他,这类语言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刺激并不会激发孩子进步,对孩子不评判、不对比,接纳他本来的样子,挖掘他的闪光点,才是让他不断进取的源泉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