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乎每一对男女在交往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出现分歧,两人各执一词,谁都不愿意做先让步的那个人。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小萱跟她的男友恋爱超过十一年了,这十一年里, 两人经历了很多事情,感情基础可以说已经是坚若磐
出现分歧,两人各执一词,谁都不愿意做先让步的那个人。
小萱跟她的男友恋爱超过十一年了,这十一年里,两人经历了很多事情,感情基础可以说已经是坚若磐石了。
然而,最近的一件事情,却让两个人陷入了僵持,一度闹到了快要分手的地步。
原来,小萱和男友都是天津人,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她去了北京发展,而男友却留在了天津。
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一想到男友不在身边,就会感觉到加倍的煎熬和伤心。
但男友在天津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不愿意去北京,关键是,北京的高房价也令男人非常头疼。
小萱因为没有安全感,经常跟男朋友吵架,而男友也终于厌倦了小萱的吵闹,终于在一次吵架之后,对小萱提出了分手。
十一年的感情,说分手就分手,这么冷血,是因为不爱了吗?
我觉得,他如果愿意为了我放弃在天津的工作,跟我来北京,就证明他是爱我的。
说到底,又回到了最常说的那个话题:我只是想要男人的一个态度!
其实她的父母都在天津,人脉也在天津,她在北京的工作工资也并不高,除去生活成本,比在天津工作还亏一些。
但她不愿意做那个率先让步的人,不想让男友“看轻她”。
所以只要男友不表态愿意为了她来北京,她就不愿意回天津。
相信大家看到这里,已经清楚小萱和她男友的问题所在了。
对于小萱来说,其实她非常清楚,天津比北京更适合自己,也想放弃北京的工作回到天津,但就是为了所谓的“争一口气”。
辞掉天津的工作,去北京,未必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离开了父母家人,抛下积累的人脉。
然后这个时候小萱对他说:你要是爱我的话,就辞掉在天津的工作跟我一起来北京。
这个时候小萱的男友内心肯定是崩溃的:你是在逗我吗?
所以,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小萱这样的行为,都非常的不值得。
其实,在刚才的那个案例中,小萱的行为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心理学效应,我们把它叫做心理账户效应。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提出的概念。
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
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项链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
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丢掉的是价值200元的门票本身,如果要继续去听音乐会就要再花200元,你是否还会去听?
因为无论哪种情况,本质上都是要多付出200元,并没有任何区别。
但之所以出现两种不同的选择,原因就是心理账户效应在作祟。
因为每个人在心里都有一个账本,会衡量每一个行为,并为自己做出行动标上“价格”。
正如本文所举例的那样,在小萱心中,“回到天津”这个行为的价格,就是男友来到北京。
因为回到天津这件事,无论是对小萱本人,还是对于她的感情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受益的事情。
但小萱被“到底谁应该先让步”的纠结蒙蔽了双眼,导致了两人的分手。
其实,在爱情中,所有的“谁先让步”问题,都是伪命题。
因为一件事情,只要对双方都有好处,它就是值得做的,不会因为谁不让步的问题,就变得对双方有害了。
就像我们的例子中所讲的那样,不管丢失什么,损失都只是200元而已。
辞掉工作回到了天津,重新过上了有房有车,比在北京打拼轻松舒适很多的生活。
而且也对小萱放弃大城市感到一丝内疚,在之后的生活中对小萱加倍补偿,两人感情比热恋期还甜蜜。
一旦拨开迷雾看清本质,许多生活中的纠结问题都迎刃而解。
其实并不是男人不愿意付出,而是我们给他的感受,让他不想付出。
一定不要把自己放在“请求者”的低位,等待对方的同意。
因为请求的话男人会觉得自己高你一等,就会看心情回复你,那么失望的概率就会很高。
其次更重要的是,男人会觉得,你需要请求他做的事情,一定是他要去付出和失去利益的事。
你要做的就是反客为主,改变你的沟通方式,提升他答应的几率。
比如你想让男人跟你出去吃饭,如果说“好想去吃火锅啊”如果男人心情不太好,或者对你感觉一般的时候,很可能就会觉得“所以呢?想去就去呗。”
正确说法:“有一家评分特别高的餐厅,据说有几道菜做的特别好吃,特别是你最爱的小酥肉,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尝尝看?”
(男人会答应的几率至少翻2倍,即便他心情不好,你这么一说,他可能就会变好了。)
因为你这个要求,他答应了,就是绝对会获益的一方,想不答应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