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点新闻网,汇聚最新最热新闻!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最新热点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www.ymwears.cn  www.fsymc.cn  www.hesaids.com  as  www.bzkjic.com

为全人类保护珍贵文化遗产(口述历史——40年,中国更精彩⑨)

来源: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4-10
摘要:原标题:为全人类保护珍贵文化遗产(口述历史—40年,中国更精彩)2018年9月3日,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修缮开工仪式在北京举行。图为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研究馆员徐超英手捧养心殿正脊内的宝匣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过去受“古董”观念影响,对于文物,人

原标题:为全人类保护珍贵
文化遗产(口述
历史
——40年
,中国
更精彩
⑨)
2018年9月3日,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修缮开工仪式在北京举行。图为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研究馆员徐超英手捧养心殿正脊内的宝匣。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过去受“古董”观念影响,对于文物,人们往往看它值不值钱,注重经济价值,忽视了它的文化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文物不仅仅是“古玩”“宝物”,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2002年9月,我就任故宫博物院院长。2003年,我首次提出“故宫学”的概念。故宫学是以故宫及其历史
文化内涵为研究对象,集整理、研究、保护与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和学问。故宫学要求把故宫作为一个文化整体、作为一个“大文物”来对待,要求把文物、古建筑和宫廷史迹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研究。
●故宫大修工程是一个标志,一方面表明国家综合实力发展,有能力去完成这项重大工程,另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空前重视。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对故宫进行维修保护,不仅是为了传续中华民族文脉,也是中国
对国际社会履行保护世界遗产的承诺。故宫的保护接受国际社会的指导和监督,故宫维修保护的实践也丰富着国际遗产保护的理论。

●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并举,中华民族博大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当下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对于全球化时代保存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郑欣淼,曾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组长,青海省副省长,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文化部副部长、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现为故宫研究院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鲁迅研究学会名誉会长,浙江大学故宫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南开大学故宫学与明清宫廷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著有《故宫学概论》《从红楼到故宫:郑欣淼文博文集》《社会主义文化新论》《政策学》《鲁迅与宗教文化》《郑欣淼诗词稿》等。
我是陕西人,在陕西这个历史文化大省工作了20多年。1992年离开陕西,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组长。而后到青海省工作,也是主管文化方面。1998年我到国家文物局任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此后一直在文化文物部门工作,至今已有20年。我深刻地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
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们的理念不断提升、视野不断扩大、方法不断更新,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我们有自己的创新和创造,不断丰富着国际经验,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文物保护观念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首先是思想解放,体现在理念、观念、思维的变化。我在陕西省委工作过15年,主要从事政策研究。改革开放之初,陕西在文物保护方面就有着立足长远的举措。当时有两件事具有标志性意义。第一件事是修复西安古城墙。西安的城墙过去不是连在一起的,有的地方破坏比较严重。第二件事是成立“振兴秦腔委员会”。
这两件事当时很多人并不赞同,包括我也没认识到它的意义。那时候全国都以发展经济为主,陕西本身经济比较落后,大家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有没有必要花这么大力气去修城墙,很多人有争议。但不管怎样,城墙最终修好了。现在我们到西安去,城墙是个很重要的景点。秦腔是梆子戏的鼻祖,在西北地区影响很大。从今天的角度看,秦腔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秦腔委员会”对于保护、传承秦腔文化很有帮助。
198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通过并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文物保护的专门法规。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发布并施行。这些年来,《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经历过多次修改、修订,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当前的《文物保护法》为2017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改通过。伴随着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关于文物保护的观念、认识也有了很大进步。

过去受“古董”观念影响,对于文物,人们往往看它值不值钱,注重经济价值,忽视了它的文化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文物不仅仅是“古玩”“宝物”,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文化遗产”的概念越来越得到重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形象的基本元素、文化象征和主要标志之一。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内涵与底蕴,对当代的文化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依托与推动作用。
1985年,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做出了郑重的承诺并为此付出积极的努力。世界遗产组织对中国文物保护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特别是保护理念的交流与启发。我们从国际上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理念与手段。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保护。2004年,中国政府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通知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这在文化建设立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已达5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达40个,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保护完整而真实的故宫
故宫是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单位,也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故宫的保护可以说是我们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缩影,故宫博物院的发展也折射了我们国家文博事业发展的进程。
真实性与完整性是世界遗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特质,也是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标准。自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以来,故宫的保护严格按照世界遗产组织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由于历史原因,故宫院内外一些文物建筑被外部单位长期占用,严重影响了故宫的完整性。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多方努力,故宫博物院收回了大高玄殿、端门、御史衙门、雁翅楼、宝蕴楼等文物建筑,对于故宫的完整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网络

最新热点新闻网出品

最新最热头条新闻资讯

手机: 邮箱:
联系电话: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