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已盼春来归……”
这是1979年的经典老电影《归心似箭》的插曲,为了拍这部戏,主演斯琴高娃还打了胎。也是在这部电影后,斯琴高娃名声大噪,仿佛一颗璀璨的星辰,一跃飞上广袤的天空,成了影界令人瞩目的大明星。
然而,有谁料到,正在这么个热旺旺的好势头上,却突然响起了晴天霹雳,像一场冰雹冷雨,劈头盖脸向她袭来。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要把她浇个晕头转向,砸个粉身碎骨。
一婚受挫,斯琴高娃重拾爱情
1983年,斯琴高娃因出演电影《骆驼祥子》,捧回了金鸡和百花双奖。然而,这两个奖项并没有让她开心多久。因为他的二婚丈夫,就在这一年突然向她提出了离婚。
当斯琴高娃在温暖暖的热被窝里,听到自己心爱的小丈夫敖醒晨亲口吐出“离婚”二字时,根本就没有当成真格的。她想:她们两夫妻,都是搞文艺工作的,有的是花花点子,这一定是丈夫在开什么玩笑。
要不,就一定是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再不就是自己这只惊弓之鸟,昏了心窍,走了心思,自己吓唬自己。
斯琴高娃
很多人都知道,斯琴高娃头一次的婚姻是很不幸的。据说,她的前夫文学根底很深,他曾以深厚的文学功底,折服了斯琴高娃,赢得了她的爱情。当然,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熏陶过斯琴高娃,在她后来的艺术造就中,也起到过很大的作用。
斯琴高娃曾经诚挚地崇拜过他,也热烈地爱过他。可是,这个斯琴高娃一心相爱的新婚丈夫,婚后不久就使她渐渐地失望了,进而渐渐地识透了他的真面目。硬是叫她冷却了那满腔的热望,消散了那甜蜜的爱情。因为她渐渐地体味到了这个夺得她爱情的丈夫,虽然是个文学造诣很深的人,然而他却不曾具备文人的温文、敦厚。他性情暴躁,行事粗鲁,做事独断,持家专横,封建旧意识的大男子夫权主义在他身上都特别严重,总是依照着旧封建意识来对待妻子、女儿和家庭。这也使得斯琴高娃几乎与他没有共同语言,无法共存。
作为一个演员型的女人,斯琴高娃多么需要家庭的温暖,丈夫的宽厚,心情的舒畅,生活的浪漫。然而,斯琴高娃不能。她那专横的丈夫,一结婚就突然改变了热恋时的假面容,把一个新时代的家庭,拘谨得如同死水凝冰。再加上婆媳的不和,好事者们的挑拨和起哄,使得这对夫妇再也无法共同生活。
1976年,斯琴高娃被迫与丈夫孙天相离婚,她自己带着小女儿,孤苦别居,艰难谋生。
若对于一个初婚的女子,他们建立一个家庭,不管怎样艰难、曲折,总的说来,还算是比较容易的。然而,像斯琴高娃这样一个离过婚的再婚女子,重建一个巢穴,该是多么的艰难。
那是在1976年夏季,正在内蒙古歌舞团里当报幕员的斯琴高娃,被选为电影《占领颂》的女主角。这个剧本的内容是:有一位青年女牧民,大概是属学习成绩很差的那一类,由于考试不及格,就学了“白卷先生”,竟以一份零分成绩,拱入大学的大门。
为了把这个片子拍好,当地政府给了摄制组以大力支持,派来了一位叫敖醒晨的小伙子,协助作向导、翻译和剧务等差事。这小伙子,也是来自内蒙古地区,能讲一口流利的达斡尔族语和蒙古语、汉语。而且,性格开朗、体格魁伟、精明强干、聪灵敏慧、待人谦和、办事精细卖力。因此,博得了剧组群众的一致喜爱。
感情的触角,神秘得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当敖醒晨一眼看到担任主角的姑娘时,便立即认出,她就是自己上电影学校时,看到的隔壁内蒙古歌舞团的那位热情、大方、美丽动人的报幕员。
这两个人都是来自内蒙古,而且还都是来自呼市,都会说蒙古语和汉语,自然交谈起来就觉得非常融洽、热烈,很快就混得特别熟悉。人是感情动物,语言又是感情交流的工具,而且也可以说是感情溶融的最好溶剂和粘合剂。因此,斯琴高娃与敖醒晨的接触便越来越多,越来越亲密。交谈得越多越投机,感情越来越融洽,两人越接触越觉得热乎拉拉的。并且两个人的学识又相当,见解又颇为一致。因此,话题越谈越多,涉及面儿越谈越广,认识越来越深,见解越谈越统一。两人又都是搞艺术工作的,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话题……都为他们的感情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两个人虽然都还年轻,但是,在风云变幻的年月里,两个人的经历都那么坎坷,都那么崎岖。凡经过这段历史的人,无不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两个人常常从艺术、政见、社会的大圈谈到生活、爱情的小圈子。
每每交谈,每每相帮相济,小伙子都把自己坦诚的胸怀向斯琴高娃敞开,斯琴高娃也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坦荡的心扉,向小伙子开启。
当斯琴高娃把自己婚姻的不幸和离婚的苦闷,坦诚地向小伙子倾诉后,小伙子把自己的怜悯和同情,向斯琴高娃真诚地表明。当斯琴高娃述说了前夫文学造诣对自己有着很深的影响,很大的启迪的时候,小伙子对这样有学问的人表示很谦恭的崇敬。当斯琴高娃说到了前夫的粗鲁、暴躁时,小伙子表示,他要娶了妻子一定要好好地爱她,决不叫她遭受丁点窝囊气……
就这样,不用表白,不用细问,斯琴高娃的眼里,早已看透了小伙子的脾气秉性。他虽然强悍,但决不暴躁;他虽然强壮,却不粗蛮。他真像一座靠山,坚实、有力、温厚、良善。假如女人能依靠这座大山,她会一辈子都称心、踏实、舒坦,这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男子汉。
而小伙子到底也没弄清,为什么像这样一个美丽而又多情的少妇,对那些求爱的追求都视而不见,偏偏爱上了自己。
至于斯琴高娃,毕竟是过来的人了,她的选择,就要比初入情场的小伙子更要审慎,更要精密,正是因为她当初选择的不慎,年轻而幼稚,以致于选错了对象,认错了伴侣,在生活上吃了不少苦头,受了不少罪,末后还造成这个离异的结局。这次,她有了经验,是经过了反复的对照,比较,精心的观察和了解,研究分析才认定了这小伙子是自己最佳的人选后,才亮岀了自己的心底的。认定了,小伙子就是自己生活、事业上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伴侣。
婚事受阻,小丈夫坚定不移
1976年10月,斯琴高娃在大连给敖醒晨写信说,关于他们的婚事,她早已经和家里人都商量过了,全家人听了都很高兴,并且都劝他们早早择日完婚。
接到来信,敖醒晨也高兴得不行,于是他拿着来信,把详情都告诉了他的父母亲,想征得二老的同意和支持,早早地到约定的沈阳市会面,早完婚事。
不想,仍然残存着封建意识的母亲,总觉得自己风华正茂的儿子去找一个曾经离过婚的女人结婚不好,怕要给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留下闲话儿:“这家子为人差劲,儿子都找不到黄花闺女,却找个离过婚的,有辱家门”。在大男子主义还依旧很盛,封建主义依旧还很浓的年代,若说是个大姑娘找个离过婚的男人,还勉勉强强说得过去。若说是一个大小伙子去找
一个比自己岁数还大,而且又离过婚的女人,就觉得太那个点儿。
特别是在歌舞团搅混的女子,平常对她们的传闻就尤为花梢,尤为离奇。好事者们,把她们说得乱糟糟的,且臭臭的。
儿子要娶的这个媳妇,偏偏是父母最最嫌恶,最最忌讳的女人。如果找下这么一个女人,儿子往后还能有个好!她能和原配男人离婚,谁敢保就不再和自己的儿子离异?再说,还要拖过一个半大不小的闺女,将来再生下一个,前房后继,你怎么平衡关系?弄得不好,还不打成一锅粥?
因此,敖醒晨的父母双双对他们这门亲事,大发雷霆,坚决反对。宁肯看着儿子打一辈子光棍,也不许找这么个女人。
眼看着这桩成了的婚又要告吹,斯琴高娃心里再次遭到沉重的打击。
可是,她没有想到,老子坚决,儿子更铁。敖醒晨的脾气,犟得像头牛似的,他既已爱定了这个女人,他就一定要和她结婚。达斡尔族人,自祖上就传下来了这股子宁折不弯的钢性。婚姻毕竟是儿女们自己的事情,父母的干涉,那到底是不行。最后,顽强的小伙子以顽强的精神和对爱情的忠贞,终于感动了父母亲,同意了他去沈阳和他心中的爱人商定了结婚……
第二年春天,斯琴高娃来到了海拉尔市,和公婆见了面儿。没想到,在没有见面时,公婆十分的反感,可是一旦见了面,这媳妇竟又叫公婆特别的喜欢。她不但人长得漂亮,叫二老中意,而且性情还挺温顺识礼。弄得公婆不得不承认儿子有眼力,找下这么一房好媳妇。
于是,一家子欢欢喜喜,择定了良辰吉日,曲折多变的一对恋人儿,终于结成了恩爱的夫妻。
然而,就是这样艰难建起来的温巢,眼看着又要破裂,又要粉碎,斯琴高娃心眼里不仅在流泪,而且她的心也快要破碎。他们这两只呢喃燕子,刚刚一口一口衔泥把窝巢建起,还没等暖透,就又要踹腿儿蹬碎……
这究竟为了什么呢?难道两人又不和美?又是婚后感情上产生裂隙?难道斯琴高娃当真男男女女上有问题?难道敖醒晨婚后一反常态,十足伪君子,重蹈了前夫的粗蛮旧辙?还是斯琴高娃不温顺,不敬公婆,不悌兄嫂姑弟?不尽贤妻之责?
实际上,婚后的斯琴高娃就已经真正感受到了家庭的幸福。敖醒晨不仅仅是个好丈夫,而且还是个好爸爸。他对待斯琴高娃带来的小女儿,爱同己生。早唤起床,晚抚安睡,刷牙、洗脸,早餐、晚点,功课学习,涮涮洗洗,样样都殷切周到,无微不至。斯琴高娃成天为拍片而奔忙时,他是又当爹,又当妈,忙活得像个陀螺转儿。父慈女爱,父女的感情紧密地粘合在一块,叫任何挑眼儿的好事者都休想挑剔出瑕疵来。
而且,敖醒晨特别理解斯琴高娃曾经遭过创伤的心,对她说到女儿的事,从来不说你的女儿如何如何,总是说,咱们的女儿怎样怎样。日久天长,听起来,使得斯琴高娃也几乎把那前房后继的创伤愈合遗忘。
娶过门来,斯琴高娃就从没有因为公婆曾经反对过他们的婚事,而生有隔膜、仇恨、敌视,而是主动地去消除公婆的歉疚和疑虑。无论自己是在愁苦中,或是在欢喜里,她从不在公婆面前露出裂隙。总是虔诚地尽职尽孝,无微不至地照料扶持,精心的如同他们的亲生儿女。
有一回,婆母因病住进医院里,斯琴高娃不顾拍片的繁忙、劳累,在忙不拾闲里仍挤岀时间来,赶到医院去看老人,给了老人许多的欢喜。
久而久之,一开始曾经一度怀有偏见的公婆,强硬地反对他们的婚事的两位老人家,通过实际生活的体味,消除了偏见,改变了看法,渐渐地觉出了儿媳的贤惠孝悌。把儿媳看得比女儿还要亲呢。
婆媳融洽,夫妻恩爱,父女和美,生活美满,家庭富裕,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庭,难道还不知足?为什么硬要拆散,为什么硬要离异?难道是丈夫对她的事业,不予支持?
不,不是。正是由于丈夫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支持,斯琴高娃才在事业上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绩,一举成名天下知。
为拍电影,狠心打掉腹中儿子
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也许是无巧不能成事。偏偏就在斯琴高娃刚刚怀孕的时候,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归心似箭》剧组来到了内蒙古,为选择一名理想的剧中主角演员,他们已经跑了很多路。由于斯琴高娃先前曾经参加过拍摄影片的工作。当然,基本条件是有的,再加上敖醒晨的许多热心肠的朋友的不懈举荐和撺掇,斯琴高娃终于来到著名导演李俊和赵凯两位同志面前应选。
两位富于经验的艺术大师,果然有着好眼力,对前来应选的斯琴高娃,又经过各方面的观察,考试、研究、分析,一致觉得非常合适出演女主角。只是那一脸的妊娠期的蝴蝶斑子,与那个漂亮、美丽、风姿绰约的剧中主角玉贞,不太相适。因此,不得不表现出万分的遗憾和惋惜。
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本来就是一个极其聪敏的女子,一看导演的神色,便猜得清晰。只是,自己偏偏在这么个节骨眼儿上怀了孕,怕事情卡就卡在了这里。难道就这样放弃了这么一次好机会吗!咳!自己的现实条件实在不允许。放弃,自然是很简单的事,可是,玉贞这个角色,对斯琴高娃又有着极其强烈的吸引力。几乎无人不知,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演员,要争得上银幕的机会,是多么的不容易,何况还是主角儿呢!就更是难中之难的事。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次良机,斯琴高娃可是万万舍不得的,倘若舍了,就怕再难碰上喽!强烈的事业心,成功的诱惑力,使斯琴高娃对这次机会真是难舍难弃。为了事业吧,那丈夫、孩子,小日子呢?自己可是二婚,婚姻又是在那么个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结成的。若想争得这个角色,就非得去掉这丑陋的蝴蝶斑子。可蝴蝶斑痕,又是妇女孕期的反应。要想去掉这讨厌的斑痕,那就非得打掉肚里的孩子不成。
但那可是自己的孩子啊,就这样放弃该是多么痛苦。但这个痛苦,斯琴高娃还勉强可以忍,为了事业,为了角色,就是要叫她自己豁出命来,她都舍得。然而,丈夫呢?敖醒晨会不会同意?这也是他的孩子,他能不能理解,他能不能忍心呢?
最终,为了成功,为了胜利,使得斯琴高娃不得不怯怯地向敖醒晨当面挑明自己的心思:“你看,为了能拍上这部片子……我想打掉肚子里的孩子,你的意思……”
敖醒晨听了,心里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儿。片子、孩子,在他脑子里,转了好一阵子。有人说,母亲的心都是甘露,父亲的心都是铁石。不,这太不符合实际。实际上,人心都是肉长的,我敢说凡是做了父亲的人都有亲身体会,父爱,决不比母爱差一点儿。只不过作为一个男子汉,可以把痛苦压在心里,不愿意露在表面。
算来,妻子的孕期,差不多已经有了四个月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只要再熬上几个月婴儿就可呱呱出世。那时,他就可以当爸爸了。当爸爸的那个时刻,是怎样的一个幸福呢!敖醒晨的心里,天天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自己的婴儿早早出世,盼着做爸爸后那个幸福无比的时刻。
可是,面对斯琴高娃的事业,怎么能叫她错过这次良机!不管什么人的成功,总是离不开机遇的,如果一念之差,会造成千古憾事。为了支持她的事业,为了给她创造便利的条件,敖醒晨毅然决然地同意了斯琴高娃的要求,作了引产手术,忍疼割爱,打掉了那个即将来到人世的四个月的婴儿,用一条小生命,去换取一条艺术的生命,这代价有多大,有多重……
当斯琴高娃拖着虚弱的身子,刚刚被推岀手术室时,敖醒晨早
早地迎了上去。他轻轻地俯下身子,怜爱地望着术后的虚弱的妻子,关切地给了她温情和安慰。当斯琴高娃痛苦、歉疚地告诉他,打下来的胎儿还是个男的,小手小脚都已经长全了时,敖醒晨几乎要忍不住了,他多么想放开喉咙大哭一场啊。但是,他为了不使哽咽中的妻子再增加痛苦,他只好把自己旋转的热泪生生地又吞进肚子里。并且还用好言好语安慰妻子:“好好养身体,孩子,我们将来是会有的。为了能够拍上片子,演好角色,就不要再老想它咧!孩子虽然已被打掉了。我们身边不是早有了一个女儿……”
后来,凭着斯琴高娃的牺牲精神,凭着敖醒晨的奉献行动,凭着夫妻两人对艺术的酷爱,凭着斯琴高娃艺术素养、天才和辛勤的劳动,又在李俊同志的精益求精的导演下刻苦地排练,认真地做戏,终于成功地拍完了《归心似箭》这部高水平的电影片子。
该片一上演,就得到了行家们的高度称赞和广大观众的喜欢。斯琴高娃一举跻上星坛,并且一下子就成了人们非常瞩目的明星演员。并为她后来的更大成功,打开了良好的开端。
小丈夫也有事业心,夫妻二人和平分手
在斯琴高娃忙于拍片的期间,敖醒晨给她的支持,就更难于用语言文字来详叙。
那是不是斯琴高娃成名后忘了恩,负了义?翘了尾巴,要去追逐更大的明星,看不起这个勤于家务,默默工作,肯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小丈夫了呢?
在斯琴高娃拍片期间,小丈夫敖醒晨为了她的成功,确实给了她极大的支持,作了很大牺牲。斯琴高娃永远也不会忘记,若没有这个小丈夫的自我牺牲和拼力支持,她不要说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怕连拍片也危险。事实上,也正像她在谈自己的体会时说的:“我的成功,其中的一大部分是敖醒晨的,他不但在生活、家务上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在艺术上,他也常常帮助我分析人物,研究剧本儿,切磋细节,深化人物性格儿,我不能离开他,离开他,我会失败的……”
因此,在她一举成名之后,八一电影制片厂要调她到八一厂工作时,她死活也要拉敖醒晨一块去。她向领导说,要她去,就得也把他调去。领导上考虑了她的真实意见,为了要好好地配合工作,终于把他们夫妻同时调进八一厂里。根据敖醒晨同志的特长和才能,组织分配他当制片人,这是个很重要的工作岗位。
斯琴高娃
八一厂里,住房很挤,演员和不大不小的明星们统统都住在那片紧巴巴儿宿舍区的一排排小平房里。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一间房子半间炕已住不下去。所以,临时房屋、厨房渐渐搭起,占据了差不多所有的空地。同时,住宅区里渐渐搞得摩肩擦背,对面挤不过两个人去。
在这样杂乱的环境里,同事们的夫妻之间,吵闹得和集市一样乱轰。说起来,演员也是人嘛,做戏的时候人模狗样的,一进住宅区,也和小市民的小胡同一个样子,他们也有七情六欲,更少不了争吵是非。
但是不管别人家怎样地搅起轩然大波,不管邻里发生怎样的夫妇争战,始终搅扰不了他们这个孤舟小岛。凡与他们为邻的人们,无不为他们赞叹,称赞敖醒晨是当之无愧的模范丈夫、八一厂里的第一大好男人。
然而,这样一个舒适安逸的模范家庭,却突然就要分开了。这样一对燕尔夫妻,突然要离婚,不要说斯琴高娃自己想不通,就是旁人也为之吃惊。
当斯琴高娃弄清楚了丈夫的要求,决不是说笑,决不是儿戏,决不是爱情的佐料,而是毅然决然的决定时,在家庭问题上曾经受过沉重打击的斯琴高娃,开始茫然,开始痛心。她,憋不出哭声,滴不出泪水,只是一声一声梦魇般地说着:“难道再没有办法解决了么?难道再没有别的路子……”
斯琴高娃其实心里很了解自己的丈夫,知道敖醒晨是个铁铮铮的男子汉,他说出的事,他就一定要履行,一定要兑现的。离婚,正像他决定的结婚,他可不是那种仅仅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人。
“还是分手的好……”斯琴高娃又一次听到了他这样的决定。
“那倒是为了一个什么呀?你也得说个清楚分明……”
“你我,我们两人都是事业型的人……”
啊!事业,斯琴高娃无疑业已一举成了名,一时间被人们捧入九里云中,给了她许多的骄傲、许多的亢奋、许多的欢乐。她深知,敖醒晨虽然是好脾性,但烦躁热闹,喜爱文静,既不抽烟,又不酗酒,也不喜欢这些个好则逢迎,坏则叛离的人们。然而,他为了照顾妻子的面子和社会关系,就不得不压着火气,为之忙活饭菜,累得大汗淋漓。而且,每当人散席空时,他又不得不穿过烟雾腾腾、酒气熏熏的屋子,去收拾那杯盘狼藉、桌歪椅斜的残局。
敖醒晨虽然说不岀口,然而,看得出他是相当的腻烦、难受。每每都是积聚了极大的克制和相当的压抑才完成的。他为了什么,还不都是为了妻子。每到这个节骨眼上,斯琴高娃心里也多想终止这种场景啊!他们都需要一个安静的家庭,安适的环境。然而,作为一个稍有名气的人,必须应酬这些烂七八糟的事情。做无名人固然艰难,然而,要做有名人就更难为。
正如敖醒晨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下逐客令时所说的:“请走吧,哥儿们!今天,高娃成了明星,你们都围着她转来转去,假如有一天,她进了监狱,你们也能是这样围着她吗,怕到了那个时候,大家都连逃避怕还嫌脚步迟了呢!”
敖醒晨,高高大大的男子汉,犍牛一般。当他看到其他男人,都在为事业拼搏,而自己成天就为那些无聊的食客转锅台子。他就像一头困兽,烦躁不已。他对事业的向往,比妻子更高,更迫急,可是,家庭、妻子,像一条无形的枷锁,使他不得不做起家庭妇男。
又是忙家,又是忙事业,斯琴高娃看到他多么的吃力。每当斯琴高娃不得不忙于应酬,而他又要组织班子外出拍摄时,斯琴高娃多么幻想自己像孙悟空一样,会分身法,能帮助丈夫干点儿什么呀!
如果事业和家庭不能同时并存的话,斯琴高娃也不是那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人。她在痛苦的抉择中,只好明确回答:“好吧,就分手,就离婚。”
两人和美地分手了,却又招来了说三道四,也招来了流言蜚语。直闹到敖醒晨的父亲也不得不来信质问儿子:“为什么不言不语就离了婚呢?”
敖醒晨反而哭笑不得地说:“为什么离婚就非要闹到打得不可开交才够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