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千百年来,人们对“人类是如何出现的”这一问题始终抱有相当高的兴趣和研究度。各朝各代各国的学者对人类的起源都有着不同的解释。不论是亚当夏娃还是女娲造人,亦或是生物进化论,都体现着人类对自己“生世”的重视。
当代社会普遍接受的科学理论,就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由进化论得来的观点则认为,人类是由古猿类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的。
那么,除了这些主流观点,还有一些非主流观点也为一些人所接受,比如人类是外星人在地球的后代。但是最为新颖,也最具有冲击性的一个观点则是:人类是从鱼类进化而来的。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人是由鱼进化来的,这种论调看似无厘头,实际上是有一定的依据和逻辑的。在十几亿年前,生命基本上是以只有一个细胞核的形式存在的,没有其他任何的器官,体型也十分微小。
最初的生命,就是以这样简单的形式漂浮在海洋之中。经过上亿年的演变进化,这种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进化成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同方向发展,出现了真菌、植物和动物。
动物一开始都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单细胞原始鞭毛虫,后来慢慢变成多细胞腔肠动物。再后来,慢慢演变为更为复杂的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但这些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又经过上亿年的演变进化,才逐渐有了脊椎动物——鱼类。到这个时候,这些动物还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那陆地上的动物又是怎么来的呢?
两栖动物的出现
在泥盆纪末期,当时的森林,普遍沿着池沼和河岸生长。树木的枝叶和残体经常落入水中,由于植物的腐烂,使水域缺氧。大量的鱼死亡,而具有肺呼吸和爬行能力的古鱼类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从缺氧或干涸了的水池爬到另外有水的地方去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鱼类会活活渴死或者饿死,不过适者生存,有一小部分的鱼类,适应了这种改变。
长期的行走,让鱼鳍变成了四肢,使他们在陆地上可以自由的行走;也让他们的鱼鳃进化成肺,能够在脱离水下的陆地环境上可以自由的呼吸。就这样,逐渐演变成了最早的两栖动物。
两栖类动物,既可以适应陆地的生活和环境,又有从鱼类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水性适应性,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是从海洋到陆地的一批“冒险者”。
陆地上有着比水下更为丰富的资源,足以让这些率先上岸的“冒险者”们生存下去,于是,在逐步的适应过程中,两栖动物完全脱离了水域,变成了陆地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安了家。
从爬行到站立
大约6500万年前,爬行类动物——恐龙,统治着世界,那是爬行动物的黄金年代。那个时候的哺乳动物被恐龙压制,没有更好的食物和生存空间,仅能扑捉一些虫子和水果果腹。因此,在进化选择上也是困难重重,几近灭绝。
但是在某一天,一颗陨石“光顾”了地球,地球被撞击,掀起了大量灰尘进入到大气层,使得太阳被遮蔽,阳光无法照射到地面。全球的生态系统遭到了极大破坏,这颗陨石的撞击,让恐龙走向了灭亡。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就此结束。
没有了大型爬行动物的威胁,生存环境变得宽松,哺乳类动物凭借其强悍的繁殖能力和对环境超强的适应能力,逐步走上了时代的舞台。早期的哺乳动物中有着一群长着大长尾巴、外形像老鼠的动物。
可能由于地面上的竞争过于激烈,也可能由于树上的食物更加丰富,这些早期的哺乳动物开始爬上树去,在树上生存。这些树栖动物就是灵长类动物,被叫作原猴。
由于对环境等微弱因素变化比较敏感,其中一部分的原猴开始不断进化,在15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古猿类出现了。
森林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古猿类都能够在森林占有一席之地。一部分古猿类为了更好的生存,放弃了森林树木,走向了草原。为了适应草原的环境,又开始利用自己的双脚走路,进化出了强壮的双足。
这个时候,古猿开始了直立行走,这些直立行走的古猿被称作南方古猿。为了适应气候的不断恶化,古猿们学会了制作利用工具,也开始学会生火。这些古猿,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能人。后来出现了智人,再之后就是现代人类。
结语
或许人类就如同科学家所猜测的那样,是从鱼类进化而来,毕竟生命之源起源于海洋,所有的动物都源自海洋。没有最早的一批“上岸者”,也就没有陆地动物,也就不会有进化。
生命的起源本就不易,而生物的进化过程就更加曲折困难。在有了生命后经历上亿年的演化后有了生物,海里的鱼类经过上亿年的环境选择进化演变成人类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不管我们是否相信,许多化石资料都证明,我们和鱼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有着共同的来源。
为了更好的适应未来和持续的进行繁衍,人类还是会在环境和自身生活状态的改变下不断的进行演化,再过数百、数千年,人类进化成什么样子也未可知,或许人类会进化成有些巨大的大脑的“外星人”,总之,一切皆有可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