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能想象出,这破败的景象属于阿尼古城——曾几何时,这里是一座世界性大都市,是中世纪时亚美尼亚的都城。阿尼古城作为5世纪时的要塞,10世纪时被选为亚美尼亚的都城。这里生活着多达10万人,到处屹立着神圣的建筑,因此被称为“1001座教堂之城”。图:阿尼古城里的蒂格兰霍尼茨的圣格雷戈里教堂建于13世纪,壁画描绘的是耶稣与启蒙者圣格雷戈里的生平故事。供图:IZZET KERIBAR/GETTY IMAGES

13世纪,阿尼城遭到蒙古人洗劫,从此走上了下坡路。贸易路线转到了其他地方,商品和商业也随之而去。1319年,一场地震重创了这座古城。后来,波斯人建立的萨非王朝统治了一段时间;16世纪,阿尼城正式并入奥斯曼帝国,后被废弃,成为一座鬼城。图:14世纪亚美尼亚启蒙者Sargis绘制的《圣约翰福音》。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供图:ALBUM/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阿尼古城大教堂竣工于公元1001年,建筑师是Trdat(他还重建了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受损的圆顶)。至少200年后,欧洲的大教堂才出现了这座教堂的肋架拱顶。1064年,塞琉古人洗劫了阿尼古城,教堂被改建成清真寺,1124年又恢复成了教堂。1319年,教堂的拱顶在地震中损毁。供图:JANE SWEENEY/AGE FOTOSTOCK

20世纪下半叶,阿尼古城又被推到了地缘政治的争夺点:这一次,它被夹在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和苏联控制的亚美尼亚之间。在很多亚美尼亚人看来,古城位于土耳其这一点是有争议的。2016年,这片建筑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国王阿索特三世的现代雕像,来自久姆里。供图:VLADIMIR SMIRNOV/GETTY IMAGES

在历史的长河中,阿尼古城曾多次被军队包围,而在今天却一片宁静;对于亚美尼亚人来说,这是一个特别的地方。亚美尼亚大屠杀发生后,阿尼古城仿佛时刻在提醒我们亚美尼亚失去的一切和它的坚韧不拔。图:19世纪90年代,出生于格鲁吉亚的考古学家Nikolay Marr开始挖掘阿尼城。 供图:ALAMY/A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