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胜多,侦察兵烽火中练就胜战刀锋!”
3月6日,电视剧《侦察英雄》通过官微宣布开机。这部剧由刘戈建编剧,郑晓龙、安战军执导,曹平担任总制片人,罗晋和马思纯领衔主演。
在此之前,同为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剧《战旗如画》已经在今年2月份开机,这部剧由金盾影视中心和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共同制作,是“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之一。
2月16日,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2023年网络视听节目季度推优工作的通知》,其推优标准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的优秀作品纳入其中。这说明,抗美援朝题材继2020年“脱敏”之后,将在2023年迎来创作和播出热潮。
据悉,中影制作的“抗美援朝”三部曲第一部《伟大的胜利》(暂定名)已经锁定了国庆档期,第二部也通过了备案。
视角下移,多角度诠释“立国之战”
既为题材热点,创作难免重复。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视剧已有一部《跨过鸭绿江》,后来者若想效仿,创新余地不大,也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但若将视角下移,从微观视角中构筑故事更可能事半功倍。2021年播出的《功勋之李延年》和2020年的《战火熔炉》莫不是如此。
《侦察英雄》的开机文案中写道,“以崭新的侦察兵视角致敬抗美援朝精神。”故事将聚焦于1951年初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讲述志愿军侦察兵和韩军特战队斗智斗勇的故事。
在我军特种兵理念尚未完全成型的时期,侦察兵在战场上发挥着特种部队的作用。他们是部队的尖刀和眼睛,也是夺取胜利的一支奇兵,在敌强我弱的朝鲜战场上尤其如此。
郑晓龙是《功勋》的总导演。能在剧史上留名的《功勋之李延年》,是毛卫宁战争剧执导经验的体现,同时也离不开郑晓龙的把关指导。刘戈建是《功勋之李延年》的编剧之一,他能在短短六集的时长内通过李延年的眼睛把抗美援朝的故事讲透,还塑造出一个不同以往的政工干部,很见功力。
这对组合再度出马,保证了《侦察英雄》的基本品质。
“《战旗如画》同样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描写基层官兵的英勇善战。”这句话源自《战旗如画》的视频作者司马南,司马南在这部剧中客串出演了一个朝鲜老大爷,虽然戏份不多,但他宣传得极为卖力,接连发了十个视频。
据他透露,《战旗如画》严肃厚重,展现了很多大众耳熟能详的战斗场景,比如由美军发起的细菌战。
《战旗如画》由李学政、高亚麟担任总制片人,余飞担任总编剧,刘礴执导,张桐和苏青领衔主演。余飞是《跨过鸭绿江》的编剧,在资料收集和故事储备上具有优势,期待他以不同以往的视角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故事。
相较于《侦察英雄》和《战旗如画》的高调,《冬与狮》和《上甘岭》则颇为神秘。
《冬与狮》改编自兰晓龙的同名小说,这部作品已在2021年10月乘着电影《长津湖》的东风出版。事实上,《冬与狮》同时也是《长津湖》的剧作“底版”,不过电影受限于篇幅和表达需要,对故事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如此一来,剧版上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部剧由高希希担任总导演,具体改编方向不得而知。高希希是近年来重大革命题材剧的热门导演,接连执导了《大决战》《破晓东方》等剧,在业内以擅长高层、中层和基层的融合叙事而著称。
《冬与狮》在官方受到的重视程度较高,播出平台为总台,让高希希执导,很可能便是看中了他这一点特质。
《上甘岭》由博纳影业出品,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决胜阶段,志愿军战士和“联合国军”在上甘岭进行了为期43天的殊死搏斗。
《长津湖》和《水门桥》两部电影总票房近百亿人民币,让博纳影业成为抗美援朝题材热中的最大赢家。电影市场得意,剧集没有理由不跟上,博纳近年来也开始在剧集领域发力,博纳热爱推出了《阳光之下》《不期而至》等热播都市剧,在这个开辟新赛道、丰富作品内容的关键时刻,相信博纳影业的《上甘岭》也不负众望。
抗美神剧出现时?
随着抗美援朝题材成为热点,一些人又想起曾经被抗日神剧支配的恐惧,尤其是一些剧的备案信息中对志愿军战士较为“神勇”的表述,更加重了观众的不安感。
网络上出现这样的论调不奇怪,但仅凭备案信息就开始杞人忧天却也大可不必。抗日神剧的大规模出现自有其现实因素,相对安全的生产流程和不受关注的舆论助长其声势,自从《雷霆战将》遭遇停播之后,抗日神剧过去肆意野蛮的创作方式也逐渐消亡。
主管部门需要的是“出精品,不出问题”,对于脱敏没多长时间的抗美援朝题材更是如此。纵观进展迅速且受到广泛关注的《侦察英雄》《战旗如画》《冬与狮》《上甘岭》这几部剧,无不受到了主管单位的指导。
自从抗美援朝题材在2020年成为创作热点之后,相继还有《铁道卫士》《我心有歌》《血战上甘岭》等一批作品备案,但真正有实质进展和进入人们视线的,并不算多。
这或许正说明,抗美援朝题材所表现出来的“热”,其实都在有关部门的规划之内,不会出现抗美神剧满天飞的情形。
【文/许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