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带着电影《少年的你》重新回到观众视野的曾国祥,不再顶着“曾志伟的儿子”“曾宝仪的弟弟”这样的标签,他成为了他自己,一个有着自己鲜明风格特色,经得起看和讨论的电影代表作的好导演。
《少年的你》上映前,他在自己微博写下长文章,记录下自己在现场那些想逃避的时刻。这些时刻是因为题材的沉重,因为演员淋漓尽致表演的虐心,也因为拍摄本身的艰难。
曾国祥微博长文。
做过演员的曾国祥的确是很会发掘和调教演员的导演。《七月与安生》定下角色之时,他把代表作是“叛逆少女黎吧啦”的马思纯安顿成了乖乖女七月,而“山楂树”下静谧温柔的周冬雨则演绎叛逆漂泊的安生。这样仿佛错位的安排一开始让所有人跌破眼镜,但后来两位年轻的女演员双双摘下金马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少年的你》又一次证明了曾国祥作为导演的成功。被几乎所有合作过的导演称赞过“直觉”“本色”的周冬雨,这次被改头换面成一个隐忍压抑,敏锐到用纤毫变化的微表情去抠得人心发疼的少女。而几乎没有表演经验的易烊千玺,则从一个年轻的偶像,完全被镜头洗炼成了一头为守护一道光用尽全力的小野兽。
曾国祥是能看透人心的导演,看到马思纯的乖、周冬雨的犟、易烊千玺的慈悲。“有没有学过表演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看这个人自身内里有没有感性的自觉。”曾国祥在谈论演员的时候说。而这一次除了两位主角,戏中饰演郑易的尹昉、饰演老杨的黄觉、饰演陈念母亲的吴越,这些更有经验的“大人”也对曾国祥作为导演对情感的洞察称赞有加。“他是很细腻的导演,特别会挖掘人心深处细腻的状态。”尹昉说。
曾国祥可能是最适合拍《少年的你》的导演,他擅长强烈情感的刻画,也对两个人之间超越定义表达的情感关系有发自内心的执迷。七月与安生如此,陈念和小北之间的关系更烈。
同时,这一次他给青春片这一类型打开了更大的格局,把“疼痛青春”这样一个在既定印象里已经不算讨喜的命题拍得有道有术,校园霸凌情节的展现中,有点有面,给了受害者、施害者、旁观者、执法者、原生家庭、教育体制不同维度不同层面的构建,看电影的时候情节抓人,出了影院余味依然发人深思。
曾国祥并不是科班院校学习电影专业出身,尽管他早在十几岁就立下成为导演的志向。不过父亲曾志伟在考学时给他建议,电影圈以后怎样都能进,何不多学些其他专业拓展视野,如果日后发现并没有那么喜欢电影也能另谋生路。曾国祥不想读更实用的经济类专业,就选了个开阔眼界,对当导演、编剧也有帮助的,于是选了社会学。如今看来,这样的学科和知识结构背景,在他面对现实题材时也的确发挥了效用。
而关于少年和这个世界的恶意,曾国祥早有感触。虽然自己的少年时光算不上叛逆少年,不过14岁时,他第一次看到《麦田里的守望者》,也已经有意识开始责问很多身边发生的事,去追问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种种不忿。
电影里不少台词,诉说对成人世界的失望。叫郑易的警察面对同事提出怎么会有人愿意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时说,“你我也许不会,但他们是少年。”生活在阴沟依然仰望星空的两个少年在互诉衷肠时,女孩想长大保护世界,男孩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恰如创作者用电影诉说的心里话——拍这部电影,就是想保护少年。
电影上映期间,导演曾国祥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
《少年的你》
【对话】
这次格局更大 对现实题材有使命感
澎湃新闻:《少年的你》和《七月与安生》有相似相通的地方吗?为什么对这种两个人之间强烈的羁绊共生关系那么感兴趣?
曾国祥:是可以这样说,因为我会探究什么样的情感才是最能打动我们的,我喜欢那种直接打动我们的东西,不管在什么类型的电影里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动人的部分。当然我觉得《少年的你》比《七月与安生》的格局大很多,因为里面想说的东西很多,毕竟《七月与安生》仅限于两个人物之间非常私人的情感,但是这次我们希望有多一些社会意义和现实主义的东西,有学生、有家长、有老师,有成人社会的其他部分。这次我们都有一种使命感,希望能把这个题材拍好。如果你说有什么接近的地方,我希望能保留对人物的情感的细腻处理,这个也是我一直会在自己未来的作品里保持的。
澎湃新闻:你之前在大学学习社会学的背景,对拍摄这样有现实关照意味的话题,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
曾国祥:我觉得最大的帮助是社会学教会我怎么有同理心,怎么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每个事情。这是特别宝贵的一课,在社会学里,我学到的在一个社会里面,永远有不同的地方,永远都有很多不同的群体,而一个群体里面,每个个体还会有自己看待每件事情的角度跟方法,所以如果你要拍一个想要多表达很多不同群体的故事,你真的要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像在校园里面,我们也希望尽量能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原来校园欺凌的事情,真的是没那么简单,也不是一两句就可以说得很明白,其中牵扯很多家庭教育、老师、学生整个集体的关系,有很多不同因素在里面,都需要从多角度去分析。我觉得这是社会学教我的。
澎湃新闻:这次电影里出现超大量的特写镜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电影语言?
曾国祥:少年的脸是很特别的,他们的脸、眼神是有光的,有时是阳光,有时是火一样的光。这次镜头面对这些少年们,不管是主角也好,其他学生,其实我也拍了很多特写。我想抓到他们的眼神,他们的纯真、有理想的眼神,那是很纯净的,我心中少年应该呈现出来的样子。
演员,要不怕袒露内心
澎湃新闻:和周冬雨是第二次合作了,觉得她这次最让你意外的变化是什么?
曾国祥:我觉得是她非常认真地去对待这一次的演出。她以前都是比较随性,属于跟着自己的直觉去表演,不只是《七月与安生》,别的电影也是这样。不是说不好,只是对于演员来说,不是每个角色都能这样去演。这一次我真的觉得她成长了,她非常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这次的演出,而且她把自己演得非常难受。
我跟她第二次合作,其实大家都会有压力,因为已经有了安生,所以不能再重复之前做的事情,我相信我们有同一个默契,希望这次的周冬雨,是大家没看过的、全新的周冬雨。她自己也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个事情,也很紧张。刚开始拍的时候,她一直没能真的抓到陈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她也需要一些时间去慢慢投入,慢慢走进这个任务。
澎湃新闻:对于易烊千玺这样没怎么演过戏的年轻偶像,作为导演,如何挖掘他和自己反差这么大的一面?
曾国祥:了解他之后,就觉得他其实跟小北也挺像的。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外表挺冷的人,平常话也不多,不会主动跟你聊天或者沟通。但这个有点冷酷的外表下,他其实内心是一个非常暖、非常有爱心的人。他自己从小出道一路走来,也是很辛苦的。他是受过苦的人,所以他能理解身边的人,也非常有同理心。这是我能看到他跟小北非常接近的一个面相。
同时,易烊千玺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男生。他自己看很多书,有广泛的阅读,在情感上面,我觉得他还是有很充足的积累,肯定能表现出来。有了这些潜质,技术反而不是很重要的东西,只要你这个人是敏感的,而且你又不怕,你就能达到。其实要把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是需要勇气的。这个就是演员应该有的条件。学表演什么的,那些都是方法,最主要还是你自己个人内里有没有这种感性。
澎湃新闻:微博上有一张大家集体剃寸头的合影,当时是谁的主意?
曾国祥:那个是在戏里面的情节,我跟冬雨说要替平头,她就一直跟我们开玩笑,说可以,但是你们剧组的人必须得陪我。
因为拍的时候很热,其实剃了还挺爽的。而且大家有很投入在那个事情,觉得剃那个头是种有仪式感,代表大家很齐心去做这个事情,很投入的一种状态。剧组里女生都完全不介意,很主动地希望要剃那个头。所以那场拍完那天,大家都剃光了,我们就拍那张合影留念,我每次看到那张照片还是挺感动的,代表我们去年在很热的一个地方,很齐心地去做一件事情。
剧组的集体寸头照
守护难能可贵的天真,也是保护我们的未来
澎湃新闻:如何理解“少年”这个定义和它的意义?
曾国祥:“少年”,是我们特别想要拍这个电影的原因,我们觉得少年是很值得保护的。校园期很短,但那是最发光发亮的时刻,你会有很多理想,永远觉得这个世界不够好,但你还是会投入很多,觉得我能改变世界。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种天真和理想,这种理想是需要大家去保护的,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未来。
澎湃新闻:以往大多数青春片是让观众在其中找到共鸣,这样的残酷青春,你希望观众如何去看待和读解?
曾国祥:我不是一个太会计算的创作者,不会是说我这次拍的是什么类型的片子,又跟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样。只是考虑有什么情感能打动人,或者是我觉得这个情节好看的,我就这样去创作。拍完也不会特别去做总结和比较。
澎湃新闻:在选择结尾的时候,可能某种“意气用事”在艺术表达上会更过瘾更极致,而现在的结局,比较合乎情理,给观众一些舒解的出口,也比较“正确”。作为创作者,在这个结局的选择上有过纠结吗?
曾国祥:你说的对,我们其实挣扎了很久,因为必须像你说的,有一个“正确”的考量在里面。但我们其实又确实不想要她去自首,因为我觉得从人物的角度出发,这样就是“输了”。所以我们后来改成是警察去骗了陈念,骗她说小北已经给判了死刑,所以陈念才崩溃,然后才暴露了秘密。我们做这样的一个设定,在处理上,虽然她最后还是暴露了他们的关系,但也不是自己走进警察局去自首,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处理,两面也尽量顾及到,是有想尽量努力让她不是那么轻易的认输,能够尽量晚一点。
澎湃新闻:电影里有句台词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次拍摄现实主义题材,也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你觉得拍电影是能“保护世界”的吗?
曾国祥:说不上那么伟大吧,但是起码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影响到一部分人,让他们多一些反思,对于自己或者是身边的人的行为,哪怕是平常做的事多一分审视,我觉得,这已经是我能力之内,能做到的一点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