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名家相继谢世,传统剧目一一失传,眼看京剧往昔的繁荣不再,梨园之内却依然是相互倾轧、彼此伤害,说什么政府不重视、观众不懂戏,将京剧推向万劫不复的是梨园行自身的"内耗"!
说来也怪,在京剧最为繁荣的时代,演员之间尚能精诚团结,相互扶持,虽然偶有摩擦,但主流却是"义"字当先。想当年京剧老艺人周啸天身陷困窘,李鸣盛先生使以援手,周啸天无以为报,便将自己的拿手好戏《打登州》说给了李鸣盛先生,旧时艺人靠玩意儿吃饭,宁舍一亩地,不教一出戏,更别说是自己的看家好戏,人们大都听过于魁智唱"将身儿",却鲜有人知这出戏背后的故事。
不知是从谁开始坏了范儿,戏曲艺术式微的今天,梨园之内、同行之间,相互争斗,彼此蔑视,内斗内耗、且乐此不疲。有的演员一拿到剧本先数唱词,旦角八句、老生六句,老生不干;老生八句,旦角六句,旦角也不干。有的演员可以演《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却不愿演《金钱豹》中的孙悟空,只皆因后者孙悟空是配角。
有的演员自诩是“角儿”,不尊重底包演员,全无"一棵菜"的意识,徒有“角儿”脾气,更无“角儿”能耐,马连良先生尚且提倡“一棵菜”的精神,你是多大的“角儿”?能大过马先生? 以上内耗尚属业务之争,更恶劣的还有演员相互间的人身攻击。几位演员师出同门,本应情同手足,共同振兴本派艺术,却在"传人"的名分上大打出手,都想抢个"正宗",争个"唯一",老先生在世时尚能克制,待到老先生撒手人寰,便相互开除对方,彼此"叛徒"相称,哭坟、托梦、遗书、证人.......总之,凡是能将对方搞臭搞垮的方法,都无所不用其极,更有甚者在老先生的灵堂之上,遗体之前,便拳脚相向,无需说谁是“叛徒”,有此作为,都是叛徒!
有的演员无心于艺术,却醉心于“头衔”、“评奖”,于是乎“评职称”、“梅花奖”等等便成了引发战争的导火索。
正所谓“骑着骡驴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为了评上“一级演员”、获得“梅花奖”,有的演员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游说、送礼、托关系是家常便饭,还要做的就是搞臭竞争对手,于是,台上不见二人比较艺术水平的高低,台下却上演了一幕幕的斗法闹剧,只见他们各自去经营自己的关系网,走高层路线,这边是大领导的座上客,那边是某局长的傍家儿,这边去部委写揭发信,那边去组委会闹自杀......以前没有“一级演员”和各类奖项的年代,所有的老先生都靠能耐吃饭,靠本事吸引观众,反倒是国有院团成立之后,评定职称级别,演员们都没了真本事,这样的“一级演员”还有什么价值?假若这些演员把这些相互攻讦的功夫和精力用在练功和排戏上,戴老师认为,戏曲不至于像现在这么惨。
如此“内耗”,耗尽了梨园的元气、耗尽了观众的热情、耗尽了演员的青春年华,有些真心热爱艺术、渴望唱戏的演员没有戏唱,只好远走他乡,好一点的,尚在努力组织民营剧团、工作室,继续演出,差一些的,只好去戏校教学,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可如此乌烟瘴气的梨园,下一代还能有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