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徐俊创作的“上海三部曲”: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话剧《大商海》以及去年担纲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的原创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于今夏以三部连演的形式密集呈献给京沪两地观众。
记者在上海戏剧学院附近见到徐俊时,这位温和的导演,一举一动仍能看出当年“沪剧王子”的影子。有时候,是角儿不是角儿,真的是天生的。有的人,一站到舞台上,自然就有光芒。徐俊,应该是那种能够吸引观众视线的角儿。
徐俊曾是沪剧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小生。他12岁进上海沪剧团学馆,历经5年学习和训练,工作十年二十几部剧全是主角。如今,他成功转型为戏剧导演。但这背后,徐俊历经近十年的蛰伏。
“我喜欢舞台。就算我当年演了再多主角,演出前还是会紧张,这是性格使然。我还是喜欢当导演,是真的想走这条路,不愿意一辈子只当演员。”徐俊坦然审视自己的内心。
到现在,徐俊的生活半径,还是围绕着上海戏剧学院这个圆心铺开。在这里,他曾是班上最年老的学生,33岁才考上导演系。他在这里度过了整整7年,开始时一直烦恼、怀疑自己这条路选错了,直到研究生阶段,“豁然开朗,创作想象一下子打开了。就像滑冰,跌倒了无数回后突然间,发现自己飞翔了。”徐俊说。
“对我来说,戏剧带来的是精神层面的满足。因为它是无用的,连牙膏牙刷都不是。你每天不能不刷牙,却可以一天不看戏。但从古希腊到现在两千年,为什么戏剧一直存在?因为戏剧是有精神的启迪、有情感的。在一个漆黑的空间里,当灯光亮起来后,无论是舞台上的演员还是观众,所有的灵魂都会活起来,所有的灵魂都会联系对照起来,这个就是戏剧的魅力,戏剧存在的意义就在这里,十分迷人。”徐俊述说着。
当然,最开始时没有那么容易。
徐俊并不算多产,但几乎是做一部成一部。让徐俊一炮打响的,算是根据作家白先勇同名小说改编的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这部上海三部曲的开篇之作,2013年在上海连续两轮连演14场。徐俊精雕细琢,连假发套的发色都跟演员本来的发色完全一致。这种一致,指的是每一根头发的颜色都一样……
“我的每部剧都很慢,因为我每部剧都是从发现题材、打磨剧本开始的,都参与编剧,就变得很慢。”但他喜欢这种慢,因为“作为导演,如果你对这个作品没有完全想清楚,只是接个作品赚笔钱的话,慢不下来。”
去年上演的《犹太人在上海》,更是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在创作的三年中,前一年多的时间,徐俊和创作团队翻阅大量文献、资料,远赴英国和以色列考察,做大量采访,甚至是当时在上海生活过的犹太难民,也走访研究犹太文化的学者,不断挖掘、求证那段真实的历史。最终,这部剧成为一匹黑马脱颖而出,担纲了国家级艺术节的开幕大戏。
徐俊是个纯粹的戏剧人。他深信,人一辈子要做好一件事,就只能做一件事。对于他,这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戏剧。
“我的戏剧观,是要做立得起、留得下的戏剧作品,要做有品质的、有美学高度的、有灵魂的戏剧。”徐俊感慨,自己当然知道怎样的题材会成为票房的“爆款”,但那不是他所要的,“真正的戏剧能够打动观众,并且经得起时间考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戏剧。就像《犹太人在上海》这个题材,真的没有时间限制,因为呼唤和平是每时每刻的。”
有趣的是,徐俊的作品,大多围绕上海展开。学者翁思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徐俊是“上海的儿子”。徐俊笑了,“我祖辈都是上海人,总是对自己的城市有特殊的情感,这种感情有时候很难解释。”他相信,守护文化,就要有具体的艺术作品的呈现来感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对我来说就是上海。你只要把上海的故事讲好、说好,其实什么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