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队》开播一周,目前豆瓣评分7.5,低于电影版。
7.5分,在国产剧里只能算口碑一般,有点对不起电视剧的选题和阵容,目前电视剧更新到14集,能确定绝大多数演员都有不错的表现,秦昊、李乃文、陈明昊三位老戏骨组成“铁三角”,将电视剧的表演提到比较高的水准线上,其他配角表现也都可圈可点,如果说短板,可能只有上了高中的桐桐,饰演她的演员年龄和形象有些不符,演技也稍显稚嫩吧!
剧情方面,《三大队》改编自文学作品《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原著就有很强的传奇和动人底色,一个人从刑警到锒铛入狱,在命运的大起大落之后,又能用多年的时间全身心去追寻当年没能亲手抓捕归案的犯罪分子,这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事情,这样传奇经历,在真实性的辅助下,不管怎么拍摄都很容易成功,至于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家庭的眷恋、自我的挣扎、和三大队兄弟们之间的兄弟情,也足够动人。
至此《三大队》拿不到高分是不科学的,正常来说,至少不会比电影版低,毕竟电视剧篇幅长,导演可以更从容、更扎实的塑造人物、编排剧情、推进情感、调动观众情绪。直到12月28日,导演邢键均在社交平台发长文,谈了他对原作、对故事原型、对电视剧以及主角程兵的理解,让我找到了问题所在。
一方面,导演邢键均对故事原型、以及对程兵经历缺乏信念感。
导演在文中透露,程兵出狱那场戏他之前写过一个版本,是三大队的兄弟们一起到监狱接他,然后开始热血追凶。写完之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后面导演在文中写的是“我突然意识到,之前写的那版太理想化了,我们是在写一个关于执念的故事,但首先得是一个真实的人,尤其是程兵这种曾经那么骄傲的人,这十年的磨难对他的摧毁一定是更加极致的。”
在我看来,导演对主角本身缺少信任和信念感,因此没能用更坚决的态度去塑造角色,造成了剧情推进过程中,程兵的拧巴和偏差。
导演自己说“十年磨难对他的摧毁更加极致”,但剧中秦昊的表演,丝毫没有一个人经受十年牢狱之灾所留下的退缩和懦弱,反倒是在洗车场匡扶正义,和恶势力针锋相对。这其中是秦昊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导演的理解肯定有偏差。一个人出狱后依然担起追查犯罪分子的担子,说明他虽然脱下警服,但依然怀有警察的使命,这样的人,何来的陌生畏惧、浑浑噩噩?因此,原本导演写的版本,用热血追凶不一定错,或许会更好,至少比现在的版本要好。
另一方面,导演曲解了程兵前行的动力,篡改了他完成这一切的核心信仰。
导演在文中写的是“唯一能让程兵牵肠挂肚的,只有女儿。”
注意,他用的是“唯一”和“只有”,而不是“能让程兵牵肠挂肚的,排在第一位是女儿。”如果程兵牵挂的只有女儿,那他大可以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努力赚钱,摆脱那个从前的自己,才能让自己带给女儿的阴影消失,这样父女俩才能和解,才会有重新相认的机会。但继续多年追凶算什么?不但背井离乡,远离女儿,还会继续延续和扩大影响,不断提醒女儿和她的周遭,自己有一个原来是警察、后面锒铛入狱的父亲。
事实上,女儿不是程兵牵挂的唯一,甚至算不上第一位。比如程兵对师傅的牵挂,肯定就排在女儿的前面,他对王大勇的“牵挂”,更要排在女儿前面,甚至说魂牵梦萦也不过分。
说执念并不过分,但在我看来,这不是钻牛角尖、不是为了一己私怨(毕竟王大勇杀的不是自己的女儿),他是出于当年身为警察的信仰、为了曾经的荣耀,为了向全世界证明,当年的三大队是最棒的,也为了向领导证明,三大队完成了任务,也就是原著的名字。
由此可见,导演邢键均对原著理解有偏差,对主人公程兵的理解也有偏差,而且将他的信仰窜改成了对女儿的牵挂,这和此前《我本是高山》被批评将张桂梅老师的信仰改成对亡夫的思念和牵挂有什么区别呢?
这样的创作方针,很难相信《三大队》后续会有更好的设定和剧情走向,能不能稳定住7.5分也是未知数,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