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点新闻网,汇聚最新最热新闻!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最新热点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www.ymwears.cn  www.fsymc.cn  www.hesaids.com  as  www.bzkjic.com

相声考马派传奇之泰斗马三立(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

来源: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1-17
摘要:相声考:马派传奇之泰斗马三立sixteen 1914.10.1-2003.2.11 马三立,本名马桂福,回族,祖籍甘肃永昌县。改名的原因,按马三立的三女马景雯的说法是:马三立要实现“立德、立功、立言”的理想。 马三立出生于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擅长说《

相声考:马派传奇之泰斗马三立sixteen

1914.10.1-2003.2.11

马三立,本名马桂福,回族,祖籍甘肃永昌县。改名的原因,按马三立的三女马景雯的说法是:马三立要实现“立德、立功、立言”的理想。

马三立出生于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擅长说《水浒》,名躁一时;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更要大书特书的是,他还是相声前辈艺人恩绪(又名恩子、恩培)的宠徒和门婿;母亲恩萃卿曾学唱京韵大鼓;他还有一个哥哥叫马桂元,师承李德钖,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称;马桂元有个儿子叫马敬伯,拜师侯一尘,也是相声界一个大咖。另外,马三立还有一个叔伯弟弟马四立,也是相声演员,取的妻子于佑福也是相声演员。马三立儿子马志明是相声演员这事儿不用说了,地球人都知道。马三立还有一个哥哥马桂林,不是相声圈的,相关资料少;马敬伯曾经提起过这个二叔。

所以,马三立这一大家子可是中国相声史上绝对超然般存在。要想了解中国相声史,了解一下马家的家史,就能知道个大概了。

都说富不过三代,但马家相声传家,已经有五代了。都说相声界的常家是神一般存在,可是常家和马家比,除了人多之外,其他的还真不能比;常家的兴旺发达,靠的是常连安的经营,包括他娶了瘦、胖两位夫人,包括两位夫人给他生了13个子女。要讲中国相声发展史,绝对绕不过常家,这是系列文章下一个内容的重点。

马三立自幼读书,曾就读于天津汇文中学。家庭环境使马三立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相声艺术十分熟悉。还要说一下,马三立三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把他寄养在二弟马恩寿家里,直到马三立六岁时才接回来。所以马三立曾说过“三岁不知母,六岁乃知父。”马恩寿无子女,待他去世后,老伴被马三立接到家里,养老送终。

1926年,12岁的马三立开始跟父亲马德禄学艺。

1930年,马三立开始登台演出;这一年,经老爹马德禄推荐,拜相声演员周德山(绰号周蛤蟆)为师。周德山是马德禄的同门师兄弟,也是“相声八德”之一。周德山一生未娶,老年全靠马三立伺候;周德山把相声由原来撂地摊儿卖艺的营生带进了剧场,开辟了中国相声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马三立学艺,进步很快,视野也日渐开阔。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内紧外松、有条不紊、表演细腻、含蓄隽永的风格。马三立艺术功底扎实,有口皆碑,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如《夸住宅》、《地理图》、《吃元宵》、《文章会》等。这一时期搭档有耿宝林、刘奎珍等。

1947年,登上天津大观园剧场,与侯一尘正式搭档,大受观众追捧。

新中国成立前,马三立在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市场、商场及茶社、剧院撂地赶场说相声,颇受欢迎,曾先后与耿宝林、刘奎珍、侯一尘、张庆森搭档。

1948年,他第三次来到北京,在华声电台和茶社戏园演出,以他风格独特的马家相声在曲艺迷中引起“原子弹爆炸一样”的轰动。

1950年,应新声戏院之邀,马三立杀了个回马枪,重回天津卫,在同行和观众心目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1952年主动申请参加赴朝慰问团文艺队并任副队长。回国后加入天津广播曲艺团,致力于相声的整旧创新。这个时候的马三立,对新中国无比热爱,他说:“党和政府让我们有了单位,有了正式工作,享受干部待遇,每月都有工资领,还发给我们工作证。”

1953转到天津市曲艺团,当年被评为天津市文化系统劳动模范。

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一说1958年)。说来可笑,1979年平反时才发现,在他的档案里,没有任何“右派”认定材料,完全是因为指标由起初的4个增加到11个,太多了,只好把他报上去凑数。但这个“凑数”的右派,彻底地改变了马三立的一切。从1958年秋天当上右派到1977年秋天返回市曲艺团,19年间马三立只说了3年相声,相对应的是长达11年的四次下放劳动,以及被关进“牛棚”做了5年的团煤球、打扫卫生等杂役。

1961年3月16日,马三立右派摘帽(不是平反;“平反”属于老干部,“改正”属于被“错划”的知识分子“右派”,“摘帽”属于广大农村的地主富农及其子弟)。随后,返回原单位重操旧业。3月24日,马三立在劝业场楼上天乐曲艺厅再度登台演出,他以惯有的方式向台下观众频频作揖,然后哽塞地说:“老没见我了吧,我……病啦!”话音刚落,掌声再次响起,马三立不禁潸然泪下。

1979年,马三立的右派被平反。平反以后,马三立和王凤山搭档,将《西江月》、《文章会》、《开粥厂》、《卖挂票》等拿手绝活再度搬上舞台。马三立在无人捧哏时,又编创表演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单口小段:《逗你玩》、《家传秘方》、《检查卫生》、《八十一层楼》、《追》等等。

这些融合了传统相声讽刺、幽默的小段,又带有马派相声的特色,有着浓郁的市井气息。一经推出,轰动大江南北,形成马三立艺术创作上的又一高峰。可是马三立却一次又一次地说:“我不是大师,不是艺术家,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老艺人,是个热爱相声、喜欢钻研相声的老艺人。”

还要交代一下,王凤山去世后,他的遗孀一直由马家照顾生活,直至去世。

马三立与王凤山

马三立和侯宝林

我们敬佩马老的为人,敬佩马来的节操,他是“人民的艺术家”。马老的心里一直装着人民:“几年以来,我在剧场、学校、机关、工厂、部队等处演出,都是通过咨询委员会领导下达的任务或义务演出。得到的礼品有相册、花瓶、镜子、钢笔架等等。有的演出,什么也没有。给民警、武警、政协、人代会、车站、外环、平房改建、居委会、焊条厂、油墨厂等单位演出,没有礼品报酬,一分钱也没给。北京笑星约我一星期,没经过组织联系,我婉言谢绝。打来长途,约我去香港、新加坡,吃住全管,报酬给港币,我回答暂时不去。他们又来挂号信,提些待遇,我没给回信。贵州某单位组台演出,约我坐飞机去,寄来一千元演出费。邮递员让我盖章取款,钱我不收,请邮递员按地址退回。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我是五个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儿童节我必须赶场,最少要去三个学校讲话、说故事,报酬是戴红领巾。我去八里台南边的养老院,慰问演出。我连说四段小笑话,老爷子、老奶奶们乐得高兴极了。爱听,不让我说了,怕我累着。我回答,不累,只要你们高兴,心情愉快,我可以多来几次。有一个姓朱的老头子,称我三哥。他说,您也到这地方来吧,这里的孤老户、老大娘很多,能搞个对象。想用美人计骗我。我参加居民委员会的义务值班巡逻,戴红袖箍儿,在楼群、路口转一转,防匪防盗,维护治安。每月我轮班两次。不管是风雨冬夏,我决不缺勤。查一查各户的门锁,还有门前的自行车上锁没有。监督路口的车辆停车,交警就不敢让我在路口值班,因为有我,堵塞交通。”

这段话让人感动,也让人心碎。马老,绝对的“德艺双馨”!

特殊年代特殊遭遇,让这个老人怕了。在一份写于八十年代初的思想汇报中,马三立写道:“二十年来,我是见人不主动说话,见人不主动握手。事事寡言,不闻不问。内心总有自卑感,一直不肯去亲友家、同行家串门聊天,也不参加任何人的合影照相,避免人家小看我,歧视我。”

1985年,马三立春晚表演相声《大乐特乐》。

1992年,王凤山去世后,马三立搭档过杨少华、黄族民等,但都不很满意。之后,他开始说单口,一说就是九年,著名的《逗你玩》、《家传秘方》、《检查卫生》、《八十一层楼》、《追》等。

1994年,他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2000年,马三立先生被确诊为膀胱癌。

2001年12月8日,在天津举办了从艺八十周年的告别演出。在这场告别舞台的最后一场演出中,马三立问观众一句话:“我值吗?”回答他的,是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与近乎疯狂的喊声:“值!”怹一生中给大家带来的欢乐太多太多,值得观众用鼓掌与欢呼来报答。

2002年12月,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聘请马三立等为中国曲协第五届顾问。

2003年2月11日,马三立因病去世,享年89岁。其葬礼在天津依照穆斯林风俗进行。

马三立2003年1月10日的临终遗嘱读来让人涕零:

“我是一个相声演员,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按照党的要求,用相声,用笑声,为人民服务。各级领导,天津的父老乡亲,给予了我很多荣誉和关爱。我也曾被评选为“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我心里的感谢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人总是要死的。我有一个最后的请求,就是在我过世后,请将我丧事从简办理,我不愿让各级组织再为我费心费神;同时我的朋友、学生和再传弟子也比较多,所以不搞遗体告别,不接受花篮、花圈、挽联,不接受钱物。我毕生只想把笑留给人民,而不能给大家添麻烦,给国家浪费钱财。我衷心祝愿相声繁荣,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一个老人去了,一个传奇也结束了。马老临终遗笔看上去没有悲伤,只有快乐:“弟兄十二我行七,推倒四六二十一,祖传秘方太找乐,东北买猴乐不疲,包罗万象西江月,入木三分开会迷,老叟从艺八十载,江湖笑面写传奇。”

马老的一生,的确是传奇的一生。

马老去了,但天津人民却在心里记住了他。天津人民票选天津名人,马老榜上有名;马老成了天津的代名词。

马季也曾说过:“相声就是马三立,马三立就是相声。”放眼整个曲艺界,能成为相声代名词的艺人,恐怕也只有马三立一人了。马三立从艺八十年,为后辈艺人留下的不止是精彩绝伦的表演范本,更有一辈子都学不完的为艺精髓。马三立倾尽毕生精力,把相声研究透了。

马三立艺术风格:喜欢用第一人称的表演方式,“我”既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又是讽刺嘲讽的对象。

马三立演出的传统相声有200多个,其中主要有:《吃元宵》《卖挂票》《黄鹤楼》《相面》《卖五器》《开粥厂》《醋点灯》《白事会》《八扇屏》《反八扇屏》《地理图》《窝头论》《文章会》《梦中婚》《对对联》《三字经》等。他创作、改编并演出新的相声节目六七十个,包括《买猴》《十点钟开始》《偏方治病》《猜戏名》《似曾相识的人》等。

多年来马三立还培养了阎笑儒、张笑勤、张笑非、金笑天、班德贵、连笑昆、常宝华、高笑林、谌笑宇、王笑予、方笑天、任笑海、尹笑声、于宝林、常宝丰等相声演员。

马三立在世时,是当时相声界年龄最长、辈分最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热爱与尊敬。马氏相声雅俗共赏,擅使“贯口”和文哏段子,在天津更是形成了“无派不宗马”的说法。

在马志明见证下,李文华在80岁上拜师马三立。

有一个说法,说马三立和张寿臣不和,一是张寿臣看不起马德禄马三立爷俩,说这爷俩太笨,不会说相声;二是张寿臣曾要求马三立自降一辈,马三立公开说张寿臣“顶多算我师哥”。

对这种找事的说法,大家看了就看了,千万不要当真。张寿臣不是傻子,马三立可是周德山徒弟,恩子的外孙。马德禄辈分也比张寿臣高了一辈。张寿臣说相声的连兴社,掌穴的也是马德禄和周德山。


责任编辑:网络

最火资讯

最新热点新闻网出品

最新最热头条新闻资讯

手机: 邮箱:
联系电话: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