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类型剧,出现“爆款神剧”的概率,最高?
有人说,是年代剧。
确实,这些年,年代剧佳作频出。
从《山海情》到《人世间》,个个都是国产剧的“扛把子”。
不过,年代剧需要对大时代和小人物,有极致细腻的把控,一不小心就会变得浮夸。
有人说,是悬疑剧。
犯罪悬疑剧自《白夜追凶》开始,就不断有好剧冒头。
因为成本低体量小,悬疑剧每年数量爆炸,不过其中的优质剧,其实凤毛麟角。
也有人说,是古偶剧。
古偶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流量明星式微的今天,古偶在国内早已繁华不再,反而火到了东南亚。
要皮哥来说,最容易出现象级好剧的,其实是战争剧。
现如今只要提及“现象级神剧”5个字,不少观众第一反应,就是《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都是战争剧范畴。
这两年抗美援朝战争题材大火,基本每出一部,都是口碑质量双赢的剧。
从《跨过鸭绿江》到《功勋》里的《能文能武李延年》,再到大银幕的《长津湖》,无不如此。
适逢国剧开年团建,《繁花》《大江大河3》刚热完场子,一部战争剧,就蓄势待发——《侦察英雄》。
北京卫视和浙江卫视背书,郑晓龙执导,罗晋主演,没有流量英雄,却有平实气质,一眼看去,它绝对有成为年度爆款的潜质。
皮哥刷完五集,一句话:
“好久没有在小荧幕,看到这样气质卓群身临其境的战争剧了。”
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这部剧。
01、
两场战斗,就讲清楚了,我军作战的2种“战法”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如火如荼,我志愿军某部侦察连,夜半时分,正隐身在草丛中,监听敌人的重要情报。
侦察连,由科长梁辰(罗晋 饰)带领,专门执行窃听、摸排、抓舌头等工作。
连里有各种各样的牛人。
通过监听电话线、,梁辰得知,美军将调集一个坦克营强攻我军阵地,同时还有韩伪军的佯攻。
一面主攻,一面佯攻,我坚守阵地的三团将腹背受敌,一旦阵地突破,佯攻将变为真攻,那时候,战略态势就会发生重大变化。
梁辰意识到,这个情报的重要性,于是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报告。
此时,两个难题摆在师长面前。
第一,是三团根本没有反坦克武器。
一旦坦克攻上来,战士们只能用血肉之躯舍身炸坦克。
第二,增援部队很远,调集人力武器已来不及,三团将是孤军。
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但师长通过对地形的观察,发现美军机械化部队来犯,必须要先通过的一个隘口,我军可以通过炸塌山体的方式,堵住道路,阻止美军侵袭。
而能以机动灵活的方式,炸掉山体,堵住美军的,只有梁辰的侦察连。
接受任务的梁辰,立马再次出发。
这也是《侦察英雄》这部剧最大的优点之一:整部剧开始刚刚十分钟,刺激的战争场景就已经上演。
而不同于其他剧,它的战争戏,不仅精彩激烈,还讲章法战法,几乎用科普的方式,给观众呈现了,大战场和小战场上,志愿军最擅长,最聪明,也最有条理的战争智慧。
大战场,一个字,勇。
《侦察英雄》第一场战争戏,场面很大,场景逼真,炮火连天,子弹似飞出屏幕。
面对进逼的坦克,指挥员只能以人扛炸药包的方式,与敌坦克同归于尽。
随着那声熟悉的“共产党员举手”,四个党员组成坦克爆破小组,在火力掩护下,冒着枪林弹雨开始前进。
他们闪转腾挪,向着坦克突进。
一个倒下,另一个抱起炸药包接着冲,最终只炸掉一辆坦克,而爆破组几乎牺牲殆尽。
当年,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硬刚全世界最厉害的钢铁洪流。
这场大战争戏,也让我们看到了,志愿军的英勇,无畏。
小战场,一个字,精。
三团伤亡惨重,梁辰小队的炸崖阻击,还在进行中。
如果你是梁辰,面对这样的道路,地势和美军的机械化部队,你会怎么用有限的几个战士,部署战斗呢?
脑瓜子嗡嗡的吧。
看梁辰。
梁辰的战斗部署,将我军的军事指挥,发挥得恰到好处,他用好了每一个地点的每一处优势,并将每一个战士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第一,堵。
机械化部队行进,道路狭窄,梁辰的第一个布置,就是用仅有的反坦克武器,打掉最前面的坦克,堵住后面的部队。
然后命令神枪手,打掉后面坦克的观察镜,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第二,散。
面对强大的装甲部队,虽然我们人少武器差,但也要打出人多的效果。
梁辰将两个机枪班,分别布置在了道路两侧隐蔽性好的高点,形成交叉火力。
这样,不仅能迷惑敌人,还能减轻正面部队的压力,压制对方的步兵。
第三,灵。
充分发挥我志愿军“小快灵”的特点,用“三三制”原则,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谋机会。
至此,布置完毕。
因为战术执行到位,开打后效果很好。
不仅拖住了美军部队,还给炸崖的部队,留足了充分的时间。
最终,山体炸塌,巨石落下,梁辰很好完成了阻击任务。
可以说,郑晓龙仅用两场战斗,就讲明白了很多战争剧,没讲明白的志愿军战法特点。
正面大战场,因为装备劣势,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要有拼死抵抗视死如归的革命牺牲精神。
敌后小战场,因为人员特点,既要有特战一般的战术布置和执行力,也要有灵活对敌的策略和智慧。
这才有天下第一陆军的风采。
02、
罗晋“稳”,黄澄澄让人“牙痒痒”,宋佳伦“威”,实力派演员的春天来了
《侦察英雄》中,几乎没有流量演员的参与,这恰恰和郑晓龙想要呈现的角色特质,是暗合的。
当年《功勋》中,低调的王雷将李延年这一角色演活了,而现如今,《侦察英雄》给皮哥的感觉,亦是如此。
第一位,当属罗晋。
众多周知,罗晋是热播剧《繁花》女主角唐嫣的老公。
他饰演的梁辰,是我军一线指战员,是战斗经验丰富的战士,也是有文化的儒将。
他脸上,时常带着在外奔袭积攒的尘垢,身上风尘仆仆,眼神却有光。
他一眼就能看透一个人,他能打,也能做思想工作。
执行部署任务,罗晋眼里透出来的,是睿智和沉稳。
审问的时候,眼神里的严厉和杀气,也让敌人一秒破功。
皮哥相信,当时我军的指战员,不少都是如此。
能文能武这个称呼,给罗晋饰演的梁辰,也丝毫不夸张。
第二位,是黄澄澄。
黄澄澄,其实是个意外之喜。
之前没想到,在这样一部“主旋律”的剧中,会有这么一个角色。
黄澄澄之前效力于国军,随后在辽沈战役中,随廖耀湘被俘,然后加入解放军。
他的身份,其实是文工团警卫班的战士,之前,他曾在国军就是侦察班长,认路认图是一把好手。
在他的眼中,我们总能读出一种怂,专业点来说,叫畏战怯战。
战斗还没打,就建议去反斜面躲避炮火。
美军还没来,就建议梁辰撤退。
虽然任务还没完成,但在他心里,任务似乎并不重要。
黄澄澄把这种犹疑,演的活灵活现,看得人牙痒痒。
但事实上,当时很多战士,面对钢铁洪流,难免有这样的情绪,毕竟人身都是肉长的。
皮哥理解,郑晓龙是要用这个战士的成长和蜕变,从个体的角度,来展现志愿军对一个人的影响。
而且有预感,他以后会有大作用。
第三位,是宋佳伦。
宋佳伦自带指挥官的威严,一看就是师长这样的首长,自带气质。
任务布置,作战指挥十分果断。
对战场形势的判断,也十分精准,尤其他的一个眼神,就让人信服。
除此之外,表演出彩的,还有马思纯饰演的文婕。
可以说,虽然没有名气很大的一线明星,但郑晓龙,把每个人,都安排在了合适的角色和位置上。
这也给了《侦察英雄》优质剧的底色。
03、
角度巧妙,逼真,战争剧又要迎来爆款?
烂剧烂得千篇一律,好剧却各有各的特点。
我们见识过《跨过鸭绿江》战争里的激情澎湃,也看到过《能文能武李延年》中优秀的政工人员细致。
那《侦察英雄》,跟它们又有什么不一样?
首先,是巧妙的角度。
谈起抗美援朝题材,我们总能想到宏大的叙事。
无论是《三八线》还是《跨过鸭绿江》,采用的都是宏大叙事,是将视角,提高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高度去看的。
但《侦察英雄》却不同。
它选取的角度,熟悉又陌生,巧妙又精准。
侦察连,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作战单位,但对他们的人员组成,战术思想,主要任务,却不甚清楚。
有人觉得,侦察连没有实战能力。
也有人认为,侦察连与一线作战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事实上,侦察连却往往由精英组成,是部队里特种作战单位一样的存在。
《侦察英雄》,没有贪多求全,就选择了侦察连这样一个连击的单位,通过这个单位的战斗,任务执行和生活状况,以小见大,反应整个志愿军的整体状况, 呈现所有志愿军的英雄形象。
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现在的作品,动不动就是“史诗级”,偏爱宏大叙事,侧重家国视角。
可实际上,往往切口越小,叙事才能越清晰精准,角度越小,故事才能越接上地气。
单就这一点来说《侦察英雄》就做得很好。
皮哥在罗晋身上看到了王雷《能文能武李延年》的影子。
其次,是真实的服化道。
皮哥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其实是被妆造吸引。
战士们的脸上,几乎都有一种长期无法洗澡造成的尘垢感。
脸上的脏东西,衣领的污垢和包浆,以及随处可见的破破烂烂的补丁,比较接近当时志愿军的真实状态。
虽然衣服的布料看上去有一种厚重感,但总体来说,与战争的环境相适配,比起那些衣物干干净净的战争剧,要强不少。
另外,在武器装备方面,美国的谢尔曼坦克,巴祖卡火箭筒,我志愿军的“万国牌”武器,都有十分细腻的展示和呈现。
大八粒、民37、三八大盖……一应俱全。
甚至武器都有战争的爆浆感。
这给《侦察英雄》一种无与伦比的真实质感,让人信服。
当下已经很少有这样,每个细节都事无巨细照顾到的战争剧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其实是战争和指战员,对人的改变。
片中,罗晋的梁辰和黄澄澄的齐禄,有一段对话,深得观众心意。
他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齐禄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尤其是畏战和保护自己的区别。
同时,他又高瞻远瞩,通过思想工作,帮齐禄认清了,国民党军队和解放军的本质区别。
因为双方,打仗的目的不同。
这段对话,将整部剧的主题,升华到了家国情怀。
对观众来说,个体的成长,是故事的核心。
一部剧的主要角色,必须要改变,成长,我们才能最终看到,导演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呈现什么。
这一点,目前在《侦察英雄》中,皮哥已经看到了。
放出六集,本剧刚刚渐入佳境。
卫视播出也连续拿下3个收视冠军,如果有兴趣,大家不妨追一追。
抗美援朝题材,大多不会让我们失望。
而这些最可爱人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品味。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蜉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