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向阳
雪域高原从不缺好故事,亘古以来护佑在神山圣湖之上的蓝天、白云、雄鹰,是这片土地上最让人敬畏的神性。正在热映的山东电影《回西藏》聚焦人性,讲述了援藏干部“老孔”与西藏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愫,观众好评如潮,本报记者日前专访电影《回西藏》制片人纪焕学,听他讲述从《孔繁森》到《回西藏》,山东新主流影片的创新与嬗变。
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29年前,由陈国星和王坪执导的电影《孔繁森》,讲述了孔繁森作为一名山东籍援藏干部,带领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用生命践行誓言的感人故事。
由陈国星、拉华加执导的《回西藏》,与电影《孔繁森》具有一脉相承的现实主义风格,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这是山东电影制作的特点和传统优势。纪焕学说,两部影片都是一个题材,山东电影制片厂1995年出品的《孔繁森》已成经典。从风格上来说,《孔繁森》更偏重于传记或者纪实的真实记录,影片选取孔繁森担任阿里地委书记时的事迹,像抗雪灾、给藏族同胞看病送药、最后牺牲在考察的路上这些真实的事件,用细腻流畅的电影语言展开艺术摹写,呈现真人真事。
这次《回西藏》再次拍摄讲述孔繁森故事的电影,如何拍出新意,从创作角度来说是有难度的。纪焕学说,时隔近30年,我们再拍孔繁森故事的时候,也在思考怎么能和以往的电影区别开,拍出一部让当下观众接受的新主流电影。第一是区别以往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尝试了更为宽广的表达视野。第二,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中国电影的观众也在发生变化,审美水平也提高了。再按照传统的路子去写,可能就达不到我们拍摄影片的目的,所以必须有突破和创新。“从内容看,此次选取的是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时的经历。那个时候他才三十来岁,初入西藏工作,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工作内容,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们更想从一个奔赴边疆的热血青年角度,去溯源他成长的心路历程。他奔赴西藏,除了责任和使命,一定还有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这里人民的热爱。这是《回西藏》故事的灵感源泉,也是影片想要去寻找和表达的东西,我们想探寻一个英雄的精神源泉。”
更艺术化的表达
《回西藏》用平实的笔触描绘了援藏干部老孔与藏族青年久美之间的故事,采取了更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影片更偏向文艺风格,有观众评价影片“诗意风格细节拉满”,具有“独属大银幕的诗意气质”。
谈起电影《回西藏》的剧本创作过程,纪焕学说,最初请了编剧,进行了采访,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拿出第一稿之后,虽然形式上有创新,也写得不错,但内容上、表达上还是偏传统。制片方舍弃了这一版的剧本,然后又请其他的编剧再进行创作,几易其稿。“在编剧里边有陈国星、拉华加两位导演,有青年编剧董丹蕊,还有山东参加过援藏工作的杨国莹。后来又找到新生代导演、电影《八月》的导演张大磊,作为编剧加盟《回西藏》的创作。各方群策群力,吸收了很多的元素,完成剧本创作后又反复进行修改。制片方后来在北京召开了高规格的剧本研讨会,邀请了二三十位国内一流的编剧和专家进行剧本研讨。当时大家对剧本的写法、角度和呈现方式非常认可,用文艺片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这样的题材,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和尝试。”
纪焕学透露,《回西藏》在表现手法上,没有用传统的起承转合的戏剧手法来讲故事,而是通过人物的情感驱动和故事的发展,进行别样的人性化的传记创作。影片中的老孔踏踏实实做实事,没有轰轰烈烈的重大事件,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可以说戏剧冲突不大,并不容易打动人,但影片的创作初衷就是从生活中的小角度去展现大主题。
老孔在工作中难免与当地人在观念上产生碰撞、冲突,比如影片中展现了处理瘟疫羊、修水坝这些真实而普通的事件,就是这些普通事件,更能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从陌生到初步接触,再到相互融洽的过程,打造了汉藏民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交融的桥梁。
影片通过更诗意、更艺术的方式展现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同时将西藏的风光之美与生活气息呈现给银幕前的观众。《回西藏》在语境和表达方式方面的突破,让观众看到了新主流电影的更多可能性。有观众动情地留下感言:“一首送给援藏干部的叙事诗,一段人与人相识相惜的友谊。时间重叠,梦境与现实交织,老孔与久美,是留声机与收音机,是自由的马与机车,是阳光洒下后格桑花的味道。”也有观众写道:“以虚写实的文艺风主旋律电影,具有一种被乱石飞沙包裹的缺氧感。导演无意升华某种精神,却也正是凭借这份潇洒和淡然,让那首小诗凸显出价值。”有网友感慨,观影过程中全程沉浸于故事中,直到最后大银幕上浮现出孔繁森和阿旺曲尼的合照,才发现“老孔”就是当年陈国星塑造的那个经典银幕形象。“破防了,我真的是后知后觉,到最后一刻看到字幕,才反应过来这是一部新主流电影……”
平实的视觉语言
如果说电影《孔繁森》是全景式地进行人物展现,《回西藏》则更加注重表达情感和感受,通过老孔与久美逐步相互理解成为一生的朋友的过程,运用平实而不失浪漫的叙事,展现了两个人的深厚友谊,构建起了民族对话的共情场域。
《回西藏》对人物的情感刻画更加细腻深刻,无论是镜头中瑰丽辽阔的高原风光,还是与藏族人民的情谊,都是对人物形象的延展。纪焕学说,更为重要的是,《回西藏》加入了藏族小伙久美这一陪伴视角,借久美将藏族人民的信仰、风俗习惯更加详尽地展现出来,老孔与久美的心灵融通,成为影片的主线。《回西藏》在聚焦先进人物英雄事迹的主题立意下,实现了艺术创新,支撑起“汉、藏双男主”的人物关系架构,这种人物架构设计的情节、矛盾冲突,令人耳目一新。藏族年轻导演拉华加的加盟,则让陈国星导演的学院派创作与拉华加导演的藏族独特视角完美结合。
影片中没有煽情片段,导演用朴素平实的手法再现真实生活,选择更年轻化的电影语言来呈现西藏的壮阔之美,也展现了最具烟火气息的风土人情。纪焕学说:“原来设想运用航拍、大摇臂等手段进行大场景的拍摄,但是进行拍摄走位的时候,考虑到电影风格的基调,抛去了那些花里胡哨或有些炫目的表达技法,而选择更加平实的视觉语言。虽然拍摄的镜头很美,但是并没有特意去展现特别的宏大场景,或是特意展现高机位、航拍等手法,没有太多的冲击镜头。我们还是想表现出那个年代的真实质感和风貌,而且这种平实质朴的风格也是山东电影的一个特色。”
影片平实的表达不仅得到观众的赞誉,业界评价也颇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表示,《回西藏》没有通常的居高临下的救世奇迹,也没有常见的所谓远地牧歌的猎奇想象,生活流中是文化流、人性流、友谊流的慢慢流淌。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院长吴冠平说,《回西藏》对西藏文化不是带着好奇、猎奇的眼光去看,而是通过老孔和久美之间的友情,表达汉藏人民之间的友情,通过汉族的老孔对西藏文化从不理解到理解这样一个认知过程,认识文化,建立友情,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这样的表达有一定新意。
对于电影《回西藏》的创新表达,影片制片人纪焕学说:“之前一谈主流电影的创新,大家往往看重形式和规模,用工业化电影来诠释主流电影,但这次《回西藏》作为一个中小成本作品,获得国内外多个奖项,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的六项提名奖项,可以说是新主流电影的一次成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