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播: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梨花声音研修院主播灵犀,大家现在听到的这档节目,是我个人的电台节目灵犀的时光音乐台,欢迎你的收听。
每一期节目,我都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好听的流行经典音乐,一起听老歌,忆往事。
1986年,在北京“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的舞台上,一个穿着蓝色农装,裤管一高一低,白袜子褊到小腿上的小伙子,凭借一首《一无所有》,一嗓子吼开了中国大陆摇滚的大门,也吼开了当时闭塞的社会风气,和人们脑中刻板呆滞的思想。
他就是本期节目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歌手——崔健。
崔健出生在北京一个朝鲜族家庭里,父亲是专业的小号演奏者,母亲则是民族舞蹈演员。或许是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他的小号吹得非常好。正好沈阳军区文工团和北京军区文工团都在招收小号演奏员,崔健的试演获得了考官的极大好评,但由于情况所限他最终还是没有入伍成功。
直到1981年,崔健才正式成为北京交响乐团的小号乐手,那时,因为社会大变动,大部分行业停留在十几年前。中国官方的演奏乐器都是不插电的,摇滚、流行、爵士这些现代音乐领域一片空白。
而崔健因为在北京歌舞团时就早已接触到爵士乐,爵士乐的自由与即兴让崔健感受到与众不同魅力,因为兴趣,他向认识的外国游客和学生借来外国的音乐磁带,也是在这时,他接触到了摇滚乐,也是这时开始自学吉他。
随后他与另外六月专业音乐人成立了自己的乐队——七合板乐队。他们在北京的小餐馆和小旅馆里演奏西方流行音乐。同年崔健发行《当代欧美流行爵士Disco—崔健独唱集》,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专辑,从这时开始他有意识地直接汲养于欧美流行音乐和摇滚乐。
1986年,是他具有转折性的一年。在这一年的夏季,崔健写出第一首摇滚歌曲《不是我不明白》,接着他以绝佳的创作状态,写出了《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从头再来》、《不再掩饰》、《出走》等深入我们记忆里的歌曲。
也是在这一年,他在舞台上表演《一无所有》和《让世界充满爱》受到无数好评,崔健用高亢而真诚的嘶吼,以及近似北方民歌的曲调和口语化的歌词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并迅速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从此,崔健的演艺和创作也进入了事业的高峰期。1988年7月16日,人民日报以一篇1500字的文章”从《一无所有》说到摇滚乐——崔健的作品为什么受欢迎”作为文艺版头条发表。这是摇滚乐歌手首次在内地的主流媒体上被报道。崔健的“火”,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崔健在国内建立起知名度的同时,也获得国际的关注。并参加了同年9月汉城奥运会的全球现场直播。自此,他接收到了世界各国的邀请并在许多媒体获得好评,例如: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纽约时报、CBS、CNN等媒体的大肆报道。世界各国都留下了他征战摇滚征途的脚步。
直到此时,我们都会认为,崔健的摇滚之路会一直就这样走下去。然而,世间事有那么多的出乎意料,意外来的总是那么让人猝不及防。崔健摇滚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又面临着尴尬处境。
由于国内当时刚刚经历了文化大变动,人们的思想还处在半封闭状态,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还在犹豫期。对于崔健的摇滚乐,一边是民间的火爆,一边是主流音乐圈的不接受,崔健的音乐自打出生便被烙上了不一般的痕迹。
而在这之前,崔健因为翻唱《南泥湾》遭到严厉处分而离开了单位,他的名字渐渐地变成了“麻烦制造者”。随后,北京的演出不能举办,各地巡演纷纷叫停。更有评论说,崔健的歌曲涉及了诸多社会及感情等一些敏感的话题,富有批判精神,为主流所不容。这样的境遇长达十几年之久。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段时间崔健极为难受,但却从没气馁过,也没有停止在自己的音乐之路上的探索。就如他在《红旗下的蛋》中所唱“红旗还在飘扬,没有固定方向”、“我要结束这最后的抱怨,那我只能迎着风向前”。
无法演出的日子里,他打击盗版,为慈善募捐作演出。89年崔健为第11届亚运会集资义演,92年崔健代表大陆赴香港参加《忘我大汇演》为大陆受灾地区筹集救灾款项, 在南京市五台山体育馆举办为希望工程集资, 在云南昆明举办"为云南少数民族文教事业集资等等。
在此期间,崔健还对多元音乐元素进行探索和尝试。他的音乐创作大胆和富有创造性,把民族乐器如唢呐、古筝、笛子、萧等与吉他、萨克管、电子琴和西方的打击乐器融为一体,音乐极富弹性,其间所融进的朋克、爵士、非洲流行音乐、说唱、摇滚的特点和节奏,以含蓄婉约见长的丝竹管弦,当这些元素与激情澎湃的摇滚乐同台出现时,他的演唱更加具有感染力了。
许多人都在思考这段“封杀”的历史,试图理解它与崔健的关系。崔健很大一部分魅力,不正是来自他的叛逆吗?这种叛逆的反作用力来自对他的生活的注视和观察,那些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被他引入进音乐里。被称之为“中国最早研究摇滚乐的人”的曹平,曾给出这样的见解:如果不是“封杀”,崔健的地位可能会下降,“放开了演,商业上他会获得的利益更大一些,但可能观众也看腻了。“(插入歌曲《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终于在2000年之后,崔健的演出审批已不受限制。2002年6月2日,崔健作为唯一被邀请的中国艺术家参加在韩国釜山举办的国际摇滚音乐节。2004年,崔健被列入“福布斯2004中国名人榜”的第51位。
而崔健在作为歌手的同时,也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篇电影作品《修复处女膜年代》,并首次以导演身份参与创作了现代舞剧《十月·春之祭》,这是他首次执导舞剧。2015年,崔健全面复出,依然在为振兴摇滚乐而努力。
很多人都在问,崔健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人们记住他和他的歌曲;也让世界认识他并认可他?是他高亢而真诚的嘶吼吗?还是多元素音乐的融合?亦或者是他被人津津乐道的音乐生涯?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也都不是。崔健是大陆最具摇滚意识的人,他的艺术直觉造就了通俗音乐的超前发展,他开创了中国摇滚乐。崔健的音乐是有根、有魂的,并且这些能够直接给人力量。任何的创新都要建立在自己文化的根基上,而崔健的摇滚乐就真的挖到了中国文化的根,这才是崔健的独一无二之处,也是这些让他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一面独特旗帜。
一顶红五星的帽子,一把吉他,这是他二十多年来不变的形象。从开始的《一无所有》到后来的《死不回头 》。三十多年,中国的摇滚从无到有,歌迷与时代一起老去,只有崔健依然站在那里。
如今崔健60岁了,摇滚对于他而言已经融入了血液,他自己的人生就是一曲经典摇滚乐。时至今日,这个鬓角与胡茬上都染上一层白霜的老人依然活跃在各大演出现场。他用自己来展现摇滚乐真正的精神,只要还能演,就会一直演。
回过头去看这摇滚36年,让崔健感到最高兴的,不是80后的中年在台下哭着喊着齐唱《一块红布》,而是00后的少年唱着《蓝色骨头》,在台下喊着崔健。
如果电台那边的你也有梦想,并正为实现梦想而遭受挫折,不知道他的故事会不会帮助到你,不知道他的精神气有没有感染到你,亦或是这些都没有,只是听到他的歌,我们这些歌迷们都会忍不住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