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时多次到高校与师生交流,给青年学子、教师回信,为广大师生指引人生道路、明确前进方向。为全面展示各地高校莘莘学子铭记总书记谆谆嘱托,践行校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志、担大任的生动实践,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记嘱托·识校训·践青春”系列主题报道,为您讲述新时代大学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道路上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勇于创造世界奇迹国之栋梁的故事。
今年暑假,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王旻昱、熊国锦等40余名同学,在贵州岑巩县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一段充满收获的美好时光。
“一次演讲完成后,一个孩子跑到我身边不断‘比心’表示感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旻昱说,“第一次接收外界这么热烈的善意,虽然当时很惶恐,但更坚定了我从教的信心。”
“被学生需要的价值感,是师范生从教的重要动力源泉。”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专职辅导员张彤表示,同学们通过实习实践,慢慢褪去青涩、褪去胆怯,取而代之的是自信,是油然而生的职业使命感。
接续“火把”温暖更多人
2021年,国家启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由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
2022年7月,包括王旻昱、熊国锦在内的7名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他们入学以来的学习收获,表达了毕业后扎根基层教书育人的决心。
2022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希望你们继续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传道授业解惑本领,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王旻昱(左三)、熊国锦(左五)等7名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师范生合影(央广网发 俞晨虹 摄)
“学生们收到总书记回信非常自豪、非常激动。”张彤表示,个人成长和发展能够跟党和国家的事业同频共振,他们身上有了更强烈的使命感。
“自己曾经是一位被老师温暖过的孩子,我要接下这个‘火把’。”王旻昱表示,未来她将保持教育初心,饱含热情、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教育的火种传递给他们。
王旻昱给学生上课(央广网发 熊国锦 摄)
2022年寒假,熊国锦通过返乡宣讲活动,回到高中母校讲述自己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故事。受其影响,今年母校又有5位师妹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师范生,其中4位是“优师计划”师范生。
在今年暑期支教中,许多画面定格在熊国锦脑海中。刚到学校时,孩子们不太愿意和支教老师交流。在他的鼓励下,孩子们开始主动和他分享想当老师、飞行员的梦想。一次励志演讲结束后,同学们围过来和他交流各式各样的想法。虽然一些想法很“天马行空”,熊国锦依然鼓励他们去积极思考和探索。
担任临时班主任的熊国锦(前排左三)和学生合影(央广网发 胡紫薇 摄)
“能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梦想的种子,觉得一切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熊国锦表示,他将珍惜剩下的大学时光,充分利用好学校的丰富资源,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多实践多锻炼多积累经验,为回到家乡从事教育事业做好准备。
做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是当老师还是考公务员?”“对于读不读博,不知道怎么抉择?”“如何应对职业懈怠?”……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生活指导室,几位同学将心中困惑抛给了任雅才,希望能从老师那寻找答案。
“要提前做好规划,将就业决策前置”“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选择读博,一定要源于热爱”“工作保持新鲜感,关键要自己去创造,去找到激发点”……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任雅才一一进行解答。
任雅才(右)与学生交流(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任雅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多年来从事辅导员工作。2014年9月,在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任雅才作为辅导员代表,以《做大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和引路人》为题,向总书记汇报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体会,讲述了在平凡岗位上的点滴感悟,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
“总书记的鼓励,让我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从教的信念。”工作11年来,任雅才一直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担任班主任,开展党团建设,帮助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给学生做就业指导,和学生谈心做思想工作……这些日常很平凡的工作要做好,很能考验辅导员的段位。
任雅才一直在辅导员一线工作(央广网发 刘宇嘉 摄)
“做好大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和引路人,最为关键的是,要对学生有爱心,对工作、对教育事业保持热爱。”任雅才表示,只有热爱,才会主动去了解学生需求,知道学生的痛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她分享道,针对研究生三年级学生,从就业角度去谈话,就能够很好地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到学生的性格、家庭关系、人生规划等重要信息。而针对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最好的切入点是如何适应研究生生活。
任雅才曾在一位学生的人生重要节点,通过送书推动他去自我反思、自我探索、成长成才。在这名学生大二选择参军时,任雅才送给他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希望学生像书里的主人公一样,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这名学生在军营里表现出色,不仅获得不少荣誉,还成为一个乐观开朗的阳光大男孩。
任雅才给学生讲授职业发展课程(央广网发 谭露 摄)
当这位同学回到学校后被鲜花和掌声包围时,任雅才又适时送给他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她希望这名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苏东坡在起起伏伏的一生中始终淡然处之的心态。在这名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时,任雅才又送给他一本《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希望他未来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从今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首次面向研究生开设生涯规划课,任雅才担任主讲老师。她说:“不少学生对未来的发展定位不明确,需要有人指导他们,帮助他们辩证看待社会、看待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能力和兴趣点。”
任雅才透露,未来她计划成立辅导员工作室,把她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希望有更多同学加入辅导员队伍,带出一批优秀的辅导员。
发自内心去做好传承
在凌丽君的办公室书柜上,挂着一个藏族女孩骑着牦牛的挂幅,这是她教的藏族学生毕业时送她的礼物。凌丽君说:“每当看见挂幅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些孩子们。这让我更加坚定要认真对待老师这个职业。”
凌丽君介绍藏族学生送她的礼物(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凌丽君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训诂学、文字学,通俗解释就是研究古代汉语。她所在的古代汉语教师团队,2018年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多年前,为了帮助藏族学生提升汉语水平,凌丽君每周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去给他们补课。学生们非常感激她的帮助,毕业的时候送给她一条洁白的哈达和一个挂幅。
“抽空给藏族学生补习古代汉语,这源于学校已退休教授黄易青的‘行为世范’。”凌丽君告诉记者,“之前老师年纪那么大了,还不辞辛苦去给学生补习功课,当轮到我接手教古汉语班时,也就很自然地去做同样的事情。”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凌丽君认为,“世范”包含了多层次含义,一方面是具体的知识传授,另一方面是启发他们的人生态度,比如笑对人生挫折等。
记者采访凌丽君时,她的导师、87岁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宁,正在旁边的办公室线上听其他专家讲授甲骨文课。这一系列讲座,王宁一堂也没有落下。
“作为语言文字学界的泰斗,她还在不断补充知识。作为她的学生,就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凌丽君说,在王宁老师这种不断渴求知识的精神带领下,她也在不断学习补充自己的学识。
在教学中,凌丽君经常会问学生很多问题,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打破课堂的沉闷,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她认为,要引导学生学会串联知识点,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凌丽君指导硕士生修改毕业论文(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虽然现在可以利用数据库轻松检索到相关资料,但凌丽君却坚持要求自己的学生具备读文献读原典的基本功。为了让学生更扎实地读书,她每周都会带着他们读繁体版的《诗经》等古代典籍。
“如果不这么传承下去,都靠数据库检索,几十年以后我们的古书还有多少人能读懂?”凌丽君解释道,数据库的检索无法包含读书的方法和过程。对于一段古籍文本里的人文问题、人文现象,只能在读书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如果不把读原典的基本功传承下去,几十年以后,中国古代文化就只停留在这本书讲了一件什么事,而故事里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智慧、文化思辨能力以及民族思维特征就都没有了。
“只有传承好了才能有更好的创新。”凌丽君表示,“虽然古代汉语专业很难,但是每位老师都特别认真负责,是发自内心地要去做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