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1日起,北京市执行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包括15种罕见病用药。记者调查发现,新版目录落地近两个半月,一些患者已经用上了降价超过万元的进口 “孤儿药”。
不足1岁的可可,出生时就患上了一种罕见病——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这种疾病患病率仅为0.0003%,但其急性期死亡率却高达25%。去年8月,可可一家到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
这种病的传统治疗方式是血浆置换,但疗效不佳。2022年,国外企业研发出一款对症的创新药。2023年,该药在国内获批上市。“去年9月,可可使用过1次。1支药19000元,1次用量2支,2周就要用1次,我们实在难以承担。”可可的母亲说,当时一家人很绝望,甚至考虑过放弃治疗。
随着这款进口 “孤儿药”被纳入新版目录,每支价格降至2518元。医保报销后,患者个人每支仅负担约700元。2024年1月,这款药正式进入北京儿童医院的药房,可可是首批受益者。
据统计,新版目录纳入了15个罕见病用药,覆盖16个罕见病病种,填补了10个病种的用药空白,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我国患者减负超400亿元。戈谢病、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等多年未得到解决、社会影响较大的罕见病治疗药物都被纳入目录,患者罕见病用药负担进一步减轻。
前段时间,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在北京调研时说,医保药品目录里已有80多种罕见病用药。接下来,对于合适的药、适合中国国情的药,都要一步一步解决。
新版目录还有一个亮点—— 坚持在“保基本”的前提下,23个创新药“加速”纳入了新版目录。77岁的李女士是名晚期肺癌患者,2年前开始接受靶向治疗,曾经出现耐药等情况。今年开始,李女士在医院用上了一款创新药——从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到纳入医保目录只用了约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