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湾,我们一起在这里,感受文化纳百川……”在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春节晚会上,一首《Hello大湾》将11座城市写进了歌里,唱出了大湾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唱出了大湾区浓浓的人文情怀。
艺术展演的联通、人文资源的共享、多元文化的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发布实施5年来,人文湾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湾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眼下,粤港澳三地正以文化为纽带,共同架起融合发展之桥。
以文促融民心相通
5年来,粤港澳三地充分发挥地域相近、人文相亲的优势,持续在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人文交流活动,以文化融合促进民心相通——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3届,湾区11城每年以艺术之名集结,在大湾区掀起文艺风潮;深港澳共同举办“湾区云和声——深港澳阿卡贝拉菁英交流艺术周”系列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增进大湾区和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化认同和民心相通;广州文交会、香港书展、澳门艺术节等众多文化活动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合力展现大湾区多元的文化内涵与人文魅力。
今年初,首部珠澳联合创排的现代粤剧《无声的功勋》在广州粤剧院上演。作为珠澳两地开展“文化走亲”交流活动的重要成果,该剧邀请珠澳两地的文艺工作者共同参与,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色医生”柯麟用医术、奉献与人格魅力赢得澳门百姓信任和爱戴的故事重现舞台。
“自珠澳‘文化走亲’交流活动启动以来,两地聚焦文化交流、精品创作、文化品牌打造等板块展开多领域合作,以人文促进两地同胞交流交融,拉近彼此距离。”剧目制作方、珠海演艺集团总经理邹建红介绍,今年珠澳将继续加大联合创作力度,并邀请香港团队参与其中,为大湾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和艺术作品。
传统文化一展新姿
粤港澳大湾区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纲要》发布实施以来,粤港澳三地积极保护、宣传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了多项展览、展演等相关活动,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大湾区非遗项目通过文艺作品等方式频繁地进入公众的视野。今年1月,由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的舞剧《咏春》在香港连续上演5场,舞蹈与武术的完美融合、咏春拳与香云纱的“双非遗”亮相,向香港观众一展大湾区传统文化新姿。
随着港式奶茶制作技艺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自香港的港式奶茶手艺人谢忠德开始穿梭于大湾区城市之间,宣传展示正宗的港式奶茶制作技艺。“港式奶茶又称‘丝袜奶茶’,由英式奶茶经过百年演变而成,通过冲、焗、撞、回温四个步骤充分激发出茶香,拥有独特的风味。”谢忠德表示,期待日后能去更多地方传播这项“非遗茶饮”,让更多人品尝到它的味道。
“粤港澳三地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有着广阔合作空间。”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林发钦表示,大湾区城市应加强合作,分享非遗保护经验,适时推出“非遗 旅游”等宣传推广活动,携手促进湾区非遗传承发展。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在香港西九文化中心,一座造型独特、精致典雅的建筑傍海而建,为香港的天际线增添了一抹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这就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自2022年7月开馆以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共呈献16个专题及特别展览,接待海内外访客超过210万人次,成为大湾区中外文化交流的新地标。
作为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桥梁,香港和澳门在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纲要》提出,支持大湾区发挥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鼓励香港、澳门发挥中西方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携手社会各界积极推动盛事经济,促进中西文化艺术的对话互鉴,夯实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香港文化艺术盛事委员会主席郑志刚表示,香港今年将举行超过150项盛事活动,希望借助相关活动举办的机会,认真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透过香港这扇“世界之窗”传播更多中国声音。
在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看来,推动湾区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不仅能展现湾区文化软实力,还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他建议,澳门应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人文优势,不断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吸引海内外文艺领军人物和重要文博机构来澳门交流、创作、展演,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记者 金 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3月15日 第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