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15年8月开始,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把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先进设备带到雪域高原,为西藏百姓创造更多健康福祉。
今年8月10日,昌都市左贡县的龙凤胎向巴西热和向巴拉姆满月了,兄妹俩白白胖胖,惹人喜爱。
很难想象,一个多月前,他们的妈妈格松措姆却面临着生死考验。由于是双胞胎,在县里生产的风险比较大,家人赶紧把临产的她送到了昌都市人民医院。这家医院有自治区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2023年由重庆市医疗援藏队帮扶建成。
重庆市第七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队员兰侠称:“双胎的手术风险相对来说也会大一些。我自己在我们医院也是接生双胎的,所以在这边只要有双胎或者是三胎,基本上手术都是我自己来做。其实,真的当医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母子平安。”
目前,这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已为70对双胞胎接生,另外还有2次是为三胞胎接生。今年7月底,兰侠完成任务回到重庆,新的一批援藏医生接续而来。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9年来,17个对口支援省市的184家支援医院累计选派近2000名医疗专家,确定了支援西藏的“1 7 13”方案。“1”指的是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7”指的是7家地市级人民医院。2021年开始,西藏13家重点县人民医院也被纳入支援范围。
同时,手术机器人技术走上高原,2022年,这台可以精确地帮助医生进行微创手术的手术机器人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投入使用。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西藏的“龙头医院”,提高医疗水平是解决“大病不出藏”的关键。201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12家全国顶级医院“组团”,累计派出了330名专家支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徐海峰称:“医、教、研、管几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进展。目前,我们已经有362项新技术、超过200项的‘组团式’医疗援藏的科研项目。一些在其他省份能够实现的新的医疗术式,都已经能够在我们医院常规地开展。”
目前,西藏7地市中有6个地市的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一批一批援藏医生奔赴雪域高原,提升了西藏各族群众健康福祉。
今年6月26日晚,12岁的藏族女孩达娃吉拉在上海迎来幸福时光。在一场中超联赛比赛现场,她带领现场观众齐唱国歌。
曾经的达娃吉拉因为脊柱侧弯,无法“抬头挺胸”。经过上海援藏医生长达6年、穿越4000多公里的爱心接力,今年3月,小达娃接受了脊柱侧弯矫正手术,成功“长高”了21厘米,能够正常地生活和学习。
达娃吉拉称:“谢谢给我做的手术,我现在身体恢复得挺好。”
援藏医生们还帮助当地医院攻关技术难题,帮带1500多个医疗团队、培养4800多名本地医务人员,为西藏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谭相东表示,西藏实现了400多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400多种“中病”不出地市,常见“小病”在县级医院就能得到及时治疗。包虫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等高原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西藏的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到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