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六号」1月17日穿过南极浮冰。(图/翻摄自地质调查局官网,下同)
中国斥资近4亿元人民币打造首艘集结地震、地质调查等多项功能的「海洋六号」,总长106米、宽17.4米、最大吃水5.7米,目前已完成33天在南极海域的地质调查,将气枪震源系统、电缆系统依次回收后,启程返航,预计今年4月返抵广州。
▲「海洋六号」实施重力取样。
航次首席科学家兼中国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何高文说,「海洋六号」自2016年12月31日抵达南极半岛海域,与「雪龙号」会师后,开始展开多道地震调查,在13日进入南极。他说,这是时隔26年后,中国第二次在南极海域实施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国家专项调查,三进三出作业区,任务除了完成多道地震调查,还有分析海底沉积物的「重力取样」。
他还另外介绍,「重力取样」作业是由钢缆伴随200公斤的锤,将9米长的「取样器」牵引投向海中,再插入海底泥层,如同「插管」一般,藉此可取得里面含的空气、水分以及组成成分等多种资讯,进而推敲出南极的地质演化史。也就是说,取样的长度越长,反映的年限就越长,物质丰富度与分析精度也会随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