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破球”回来了!今年春节,相信很多岛友都去看了《流浪地球2》。“带着地球去流浪”的奇思妙想,让中国科幻电影再度成为热议话题。
如果说4年前的《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开山之作”,那么,4年后的《流浪地球2》足以称作“中国科幻电影在世界舞台上一次响亮的鸣笛”。
电影《流浪地球2》海报 图源:网络
要想“无中生有”,技术是关键
有人说,科幻电影就是把电影“无中生有”的本领发挥到极致。但要想“无中生有”,技术是关键,这背后是一个国家文化工业水平的进步。
4年前的《流浪地球》有2003个特效镜头,技术水平直逼上世纪末的美国科幻大片。但《流浪地球2》已彻底在电影形态上发生巨变,直接用上了最新的虚幻引擎技术:在拍摄现场,制作团队通过结合摄像机追踪路径和XR虚拟生成图像,将后期特效“前置”,实现“所见即所得”。
又如演员模型技术。《流浪地球2》中几位主演跨度几十年的容貌变化,靠的不是化妆,而是通过骨骼层、肌肉层和毛孔毛发构建出基础模型,再将模型与演员面部匹配,这才有了大家青春记忆中的华仔和年老的沙溢。
《流浪地球2》中的年轻版刘德华 图源:网络
是不是很神奇?
导演郭帆透露,拍《流浪地球》第一部时,剧组连怎么做精密的特殊道具都不知道,只能跟国外团队学习。等到拍第二部,3D打印、激光雕刻、CNC数控车床技术等都能手到擒来,尤其是很多道具和视效都由中国团队独立完成。
进步的背后,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整体实力提升和以移动互联网为标识的媒介迭代,就连一些欧美观众都惊叹,“再也看不出中国科幻与卡梅隆作品的差别”。
《流浪地球2》拍摄现场 图源:网络
好的中国科幻片必然带有“中国特质”
以地球危机为题材的科幻电影很多,但如何处理危机?有构想某个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有幻想地球人整体移民跑其他星球的……“中国人连跑路都要带着地球一起”,这个脑洞让不少看惯了美国科幻大片的观众感到惊奇。
有人分析,西方有大航海时代的文明背景,人类移民外星往往是西方的拯救逻辑;中国人安土重迁,给地球装上发动机、将人类与家园命运捆绑在一起,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这种“有土斯有人”的中国式表达在《流浪地球2》中变得更加系统。比如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的前身叫“移山计划”,明显取自“愚公移山”的典故,这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锲而不舍。而《流浪地球2》中300 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宇航员为了全人类亲手引爆月球上的核弹,这般舍生取义、保全集体,同样体现了中国传统精神。
看!硬科幻虽“硬”,打动人的还得是中国的文化基因。
与其他电影类别相比,科幻电影更体现一国的综合国力。
回顾世界科幻电影史,美欧科幻巨作是在美苏太空竞赛、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而这些年震撼国人的玉兔登月、祝融登火、天宫团圆等科技创举,也为中国科幻积蓄了强大底气——
《流浪地球2》里大到太空天梯的高度、材料、上升方式,小到宇航员的考核表格内容,都有中国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进步背景。还有影片中可垂直起降、酷似“歼-20”的战机,被观众戏称“打了硬广”的中国空间站望远镜(CSST)等,这些形象早已不是无本之木。
《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天梯 图源:网络
文化心态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折射
中国历史文化丰厚,影视剧市场充斥着大量历史题材作品。曾有观点认为,中国人太沉迷于过去,对未来和科技没有情感寄托。
可事实是,这些年中国人不仅对科幻越来越着迷,还用自己的科幻电影打破了欧美世界对科幻类型片的“垄断”。文化心态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折射。
正如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说:中国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效应是,中国的未来对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着一种吸引力,这是科幻文学、科幻电影存在的最肥沃土壤。
当中国人解决了温饱,具备更雄厚物质基础的时候,未来变得更可企及,也容易勾起我们对未来的无限好奇心和想象力:人类会被机器人控制吗?永生是不是遥不可及?外星文明会不会毁灭地球?……这些在过去被认为“咸吃萝卜淡操心”的话题,恰恰是最值得鼓励的科技好奇心。
长久以来,科幻作品中的“未来话题”被西方话语深度塑造。而今,中国人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未来畅想和解决方案。
“《流浪地球2》放到30年前一定拍不成,投资人会说这个电影不可信,中国人怎么能拯救了世界呢?怎么会有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呢?哪有那么庞大的、超现代的机器?”刘慈欣说,“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这种感觉了,中国的发展,让我们可以欣赏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