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出现弄虚作假、帮助排污企业蒙混“过关”的现象,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3起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并对积极查办案件的有关生态环境部门予以表扬。
一、广东国环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监测弄虚作假案
2021年8月31日,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环境监测机构“双随机”抽查时发现,广东国环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部分监测报告存在问题。经查,该公司出具的80份监测报告存在未开展采样分析直接出具监测数据、故意不真实记录或者选择性记录原始数据、纸质原始记录与电子存储记录不一致、用替代样品进行分析等多种伪造或篡改监测数据的情形,造假报告涉及45家排污单位,涉案金额达66.49万元。
二、格林斯凯(上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故意更换监测样品案
2022年8月,上海市环境执法总队与市环境监测中心联合开展针对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的专项检查,发现格林斯凯(上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具的五份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测比对报告存在问题。经查,该公司为确保自动监测比对结果满足要求,在监测过程中,故意更换样品,用重新配制的气样替换现场采集样品并完成监测,出具了虚假监测报告。
三、江苏南京联顺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案
2022年8月,南京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对江苏南京联顺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出具的机动车排放检测报告中,存在同一车辆初检和复检的车载排放诊断系统发动机控制单元软件标定识别码不一致问题。经调查取证,该公司工作人员在检验时,在车辆车载排放诊断系统接口与诊断设备之间增加“作弊器”,篡改车辆有关信息,使原本检查不合格的车辆通过了排放检验。
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违法机构已分别受到不同惩处。
(总台央视记者 蒋晓平)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公布3起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郑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