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江苏“南通疾控”发布消息,近期,南通发现国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国内已有多地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
4月25日,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在“一带一路”十周年世界防治疟疾日专题活动上表示,由于我国疟疾传播媒介和流行条件依然存在,全球疟疾流行依然严重,出入境等重点人群和边境等重点地区输入性疟疾持续存在,防控措施稍有松懈,本土疫情就可能卷土重来。
今年以来,多地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
据“沧州疾控”4月17日消息,2023年3月河北省沧州市发现1例输入性疟疾,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有发热、畏寒、呕吐、腹泻等症状,发热畏寒时有反复,经问询此人系近期从非洲务工返乡人员,最终确诊为恶性疟。经过医院及时规范抗疟治疗,患者治愈出院。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官网4月6日消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传染病房收治了一名海外输入性恶性疟疾重症患者。该男性患者从非洲刚果回国。入院前1周出现畏寒、发热及幻视。入院后,经过感染性疾病中心等多学科联合救治,患者康复出院。
据“洛阳疾控”2月7日消息,河南省洛阳市发现病例杨某,2023年1月19日自非洲刚果(金)返回,1月22日出现发热症状,出现咳血后到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输入性疟疾病例。病例裴某,在洛阳市某区疾控中心检测出疟疾后进入市中心医院住院医治。
洛阳市疾控中心在中心医院ICU对家属进行流调。洛阳疾控图
据“茂名疾控”1月29日消息,1月22日,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报告一例疑似疟疾病例,经茂名市疾控中心疟原虫抗原快速检测和核酸检测,结果判定为“恶性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病例为非洲某国务工返乡人员,属输入性疟疾病例。
谨防输入性疟疾,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疟疾曾是我国流行历史最久、影响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每年约有3000万疟疾病人。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中国消除疟疾。
今年来,随着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中外人员往来更加便利,传染病输入的风险也进一步增加。2023年以来,江苏、湖北、安徽、山东等多地疾控部门都曾密集发文,提醒警惕输入性疟疾。
“要做好防控宣传、完善部门联防联控和跨境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疟疾防治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等,做到及时发现、科学精准阻传。”夏刚在上述活动上表示。
“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发病的典型症状是发冷、发热和出汗。”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4月26日发文称,疟疾通过蚊子叮咬或者输血传播,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蚊灭蚊,禁止疟疾患者献血。
国家疾控局提醒,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准备。重症疟疾会危及生命,去疟疾流行区旅行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
此外,国家疾控局还提到,医务人员应注意输入性疟疾的鉴别诊断,对确诊的疟疾患者应按照《抗疟药使用规范》(WS/T-485-2016)给予规范的抗疟治疗。疟疾患者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