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周末,中国电影市场再度刷新属于夏天的“高温纪录”。连续两天单日总票房超5亿元,《孤注一掷》《巨齿鲨2:深渊》《封神第一部》三片同时单日破亿——电影院上一回如此热闹还是在春节期间。难怪业界人士纷纷感慨,这个暑期档仿佛“过年了”。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继今年7月总票房87.18亿元、总出票2.12亿张改写内地7月电影市场的纪录后,8月5日、8月6日同样是市场值得记取的双休日。两天票房分别报收5.03亿元、5.19亿元,共出票约2400万张,创下2020年以来暑期档单日最高纪录。业界普遍期待,今年暑期档票房将追平甚至超越疫情前的同档期成绩。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注意到,火热的暑期档影院消费中,现实题材力有千钧。无论暑期档启动时的《消失的她》《我爱你!》,7月上映的《八角笼中》《热烈》,抑或这两天仅仅凭点映就斩获单日超2亿元票房的《孤注一掷》等,“现实题材的社会呼应度、市场热度前所未有的高”。在学者看来,现实关切正在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真“流量”,“中国观众始终需要能深度关注现实、共同关心社会、真诚关爱自己和身边人生活的作品”。
坐拥基数庞大的中国观众,市场容得下各种奇迹
最新惊诧了市场的影片是上海出品的反诈题材电影《孤注一掷》。该片不仅提前一个多星期超长点映,更在双休日以1.7亿元和2.2亿元票房连夺日冠。业界评论,因为触碰了波及万千人口的电信诈骗题材、探入了震撼全体国人的缅北疑云,冷峻的纪实风格、悬疑的戏剧钩子与全员入戏的表演加成,让一部中体量影片能在点映期便力压两部视效大片。简言之,一部作品切中了社会现象肯綮,大众的关切便可能转化成可观的消费力。
走在社会话题与社交话题的交汇线上,电影就可能迸发强大的生命力——如是规则,今年暑期档已经反复印证。尽管口碑争议不断,但不得不承认,《消失的她》点燃了观众的观影热情,为暑期档火热开篇。自该片上映的6月21日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已连续47天每天票房破亿元了。悬疑类型、精准营销外加对人际关系这一社交热点的犀利探讨,让这部有着叙事缺憾的影片最终成为超35亿元票房的现象级作品。《八角笼中》随后“破笼”而出,已超21亿元票房。该片的艺术性不算多么精深,但暗合了观众喜欢看“平凡英雄”走上人生巅峰的心理。《热烈》虽是街舞开题,但青春逐梦的光彩观照了更普遍的受众,口碑与票房一同稳步上升。如今《孤注一掷》尚未正式公映,全民关注的反诈话题已为新片攒下近4亿元票房,被视作又一匹在现实土壤中发足奔跑的超级黑马。
周星认为,虽不能完全以票房论英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孤注一掷》的强悍开跑不能割裂于整个市场的审美变迁来谈论,“它既离不开中国观众对中国电影艺术成色、话题感知力等方面认可度的提升,也无法脱离当前国际环境下观众对我们国家、自己生活前途命运高度关注的现实背景”。如今的暑期档,从与进口片平分秋色,到现在的大举占领市场份额,国产片的强势崛起从未如此明显。在好莱坞不断复制老套剧情、将惰于创新的系列IP电影搬上流水线时,中国电影凭着多元题材和多样类型不断回应着更新换代的主流观众群。“当中国电影拥有更动人的表现力,当中国观众将更多目光聚焦到国产影片上,人们当然更希望能在多样类型中看到呼应社会现实、给予人生警示、满足生活深度挖掘的电影。”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亦有相似观感:“影院消费正在崛起。不单单是现实题材一枝独秀,传统文化、神话题材、动作片、喜剧片都各有拥趸。归根结底,不同审美旨趣、不同社会生活经历的观众都找到了能满足个人需求的影片,百花齐放的市场让尽可能多的观众拥有了挑选余地。”在他看来,内容总是硬道理。只要有过硬的内容供给,坐拥基数庞大的中国观众,潜力可观的中国电影市场就能容得下各种奇迹。
品质才是激发流量正向价值的基座
电影《热烈》海报。
《孤注一掷》上海首映礼,主演之一张艺兴感慨:“我常说自己已经不是‘流量’,因为觉得光有流量没有意义。但如果能通过出演这部影片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这样的流量不妨继续‘流’下去。”这番话既是一部影片渴望用所谓“流量演员”的正确打开方式来夯实社会效益的初衷,又何尝不是戳中了当下电影市场的争议话题。
热点话题与自带流量的演员能否双向赋能——在电影市场的网络社区,类似争论声量不小。不少网友以朱一龙之于《消失的她》、王一博之于《热烈》、张艺兴与金晨之于《孤注一掷》为例,认为这些影片是类型电影在工业化批量生产思路下的产物,是创作者对市场的长期判断以及对观众的精准“算计”,令兼得了社交热点、文化热点、明星演员尤其是流量演员的电影拥有了更多胜算。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现实话题与“明星效应”“流量效应”的关系得一分为二地看。“中国电影有悠久而深厚的现实传统。在没有引入类型片概念前,现实生活是电影“抓取活鱼”的题材宝库。有段时间,视觉奇观成了主流,而现在,视效价值再次让位于情感价值。这就令那些描绘时代风景与拥有精神自主性的故事,更容易抢占观众的注意力。”但与此同时,并非兼得了话题与流量的影片必然胜券在握。只有客观品质、主观情感、市场大盘三要素齐聚,在“质量内卷”“蛋糕做大”的这届暑期档,话题与“明星”的双向赋能才可能成为高频事件。
周星也相信,“流量与质量的相得益彰”将是中国电影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我们既有过流量明星参演大IP的‘翻车史’,也有着朱一龙在《人生大事》等现实题材影片中锻造出好演技的成功典型。用不用‘流量明星’并非一定是胜负关键手,但能确定的是,成就一部作品的始终是好的剧本、与角色适配的选角、真诚的表演、精湛的后期。”唯有让品质导航,才可能让流量变成动量,把市场存量激活为供给的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