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点新闻网,汇聚最新最热新闻!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最新热点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www.ymwears.cn  www.fsymc.cn  www.hesaids.com  as  www.bzkjic.com

【理响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来源: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9-19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哲学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哲学基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必须坚持“环境就是民生”价值取向。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哲学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思考的一个亘古不变的哲学基本问题。在中国古代就用“天人合一”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命运与共的紧密联系。马克思用“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表达了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而言如自己身体一般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恩格斯也曾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上述重要论断表达了一个意思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从内涵分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包含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三层意思。其中,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存续的前提和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活动又反作用于自然生命共同体,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丰富内容。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说明时表达了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自然生命共同体内部各要素命运与共的深刻理解与重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求实现自然—社会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实现自然—社会系统动态平衡的最主要方面,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体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关键。党的二十大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包含着“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价值追求,也意味着当“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可兼得时要作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选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核心在于强调“绿水青山”自然环境因素作为生产力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在实践中真正统一起来。反思历史,人类走的基本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要么以牺牲环境换经济发展,要么因保护环境而阻碍经济发展,很难实现二者兼顾,更不能说实现二者双赢。如何破解这一困局成为党和人民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经过长期探索与反复实践,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思想上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能双赢的认识误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在新时代涌现出许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成功模式。实践的成功证明了理论的科学,也夯实了理论的地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什么能实践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这一基本原理在新时代的创造性发展与运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可见,生产力是一个包括工人的技能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等要素在内的系统,自然通过为人类提供劳动工具、劳动资料,成为劳动对象介入劳动过程而成为生产力要素。自然环境在生产力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前提性地位。试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都不复存在了,生产力如何实现?经济、社会从何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强调自然环境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重视自然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从社会发展根本动力深层次上矫正了人们长期以来的认识误区,从生态维度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理解,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

绿色发展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实践路径。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必然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现路径。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绿色发展理念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一起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前途命运的“新发展理念”被提出,这标志着是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成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生产方式从“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向“三低”(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的转型,企业生产方式的成功转型不仅证明了绿色发展方式的可行性,也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性。绿色发展实践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过程是‘两种生产’”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考察人类历史,得出人类历史活动归根结底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的结论。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维系人类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离开了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无法存续;没有了人类自身生命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将终止。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既离不开自然环境的自然生产过程,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社会生产过程,是自然生产过程与社会生产过程的辩证统一。绿色发展要求在发展动力、过程和目标上都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生态的动态平衡,这改变了过去在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却忽视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考虑的与自然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状况。绿色发展通过强调自然环境因素在“两种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凸显了发展动力、过程与目标中的生态标准,从实践层面纠偏了人们长期以来奉行的“经济至上”观念,从生态维度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过程是‘两种生产’”理论的认识,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实践路径。

“环境就是民生”重要论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价值取向。“环境就是民生”的重要意义在于明确把美好生产生活环境纳入民生范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涵越来越丰富。顺应时代潮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等重要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反复强调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环境就是民生”重要论断既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方式的逻辑必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论断内涵的深刻理解。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首先要实现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发展。为此,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处理好人类发展与自然演进的关系。“环境就是民生”重要论断要求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充实的同时自觉统筹利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追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这改变了过去人们忽略“环境民生”的思想倾向,从社会发展价值取向规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要求,反映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对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科学把握,从生态民生维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价值目标的内涵,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价值取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研究”(22BKS15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网络

最新热点新闻网出品

最新最热头条新闻资讯

手机: 邮箱:
联系电话: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