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一艘货轮停靠在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新华社天津10月21日电(记者张宇琪)日前,天津鲁华泓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8.5吨树脂在天津港北疆码头装船,踏上前往泰国的旅程。凭借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这批货物可在进口国享受关税减免。
“过去十年是我们企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我们出口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货物从最初的每年100多吨,增长到现在的每年1万多吨。今年在有些国家还实现了零的突破。”公司销售部负责人樊涛说。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合作网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伙伴之间经贸往来日益紧密。
作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天津正加速打造世界级港口城市,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货轮载着集装箱穿梭在天津港。
天津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天津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总值累计达3.09万亿元,占十年间天津外贸总规模的比重超四成,为天津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出口过程中,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帮了大忙,今年已经为客户累计减免了大约225万元关税。”樊涛说。
今年以来,天津海关为天津市企业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签发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3.5万份,货值约175亿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天津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十年来,天津民营企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值由2013年的547.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422.9亿元,在全市对共建国家进出口总值中的占比提升了26.4个百分点,至42.5%。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近日举行。在专题论坛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同意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支持开展通关便利化和执法领域合作,特别是推进“经认证的经营者”国际互认、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际贸易单据数字化、推进航运贸易数字化、跨境电商监管创新等合作。
今年9月初,电装(天津)空调部件有限公司的1920个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槽盖在天津海关完成了空运出口报关单的申报工作,待通关完成后,这批货物将启程前往南非共和国。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公告,自2023年9月1日起,中国—南非“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安排正式实施。
“作为海关AEO企业,我们第一时间将AEO编码告知给南非的客户,确保互认的优惠措施可以应享尽享,以后双方通关将更加方便快捷,我们对后期与南非企业的合作充满信心。”电装(天津)空调部件有限公司物流主管轩萌表示。
7月7日,一艘滚装船停靠在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进口方面,2022年,天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口汽车、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较2013年分别增长12.6%和4.8倍。出口方面,机电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其中,“新三样”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合计出口值由2013年的18亿元增至2022年的79.6亿元,年均增长17.9%。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汽车出口重镇,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出口也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在天津港滚装码头,偌大的堆场停满了各种品牌的车辆。
“堆场上的车,车头向外的,就是出口的;车头向里的,就是进口的。”一位海关工作人员说,他明显感觉到近几年来车头向外的汽车越来越多,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占比越来越高。
天津华图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运昇说,2021年,公司出口252台新能源汽车,出口货值427万美元;2022年出口2036台新能源汽车,涉及金额约5100万美元。
“公司今年仍在大步走向海外,新能源汽车已经出口至非洲、南美、中东,还有欧洲地区,与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企业共谋发展机遇。”史运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