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为什么被调查?
谁来监督一把手
《环球人物》记者在辽宁省走访期间,不少人向我们提起正在热播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部掐着点在本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召开前播放的反腐大片,再次掀起了人们对反腐的关注热潮。片中,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一语道破了一把手权力运行的逻辑:“最后都是组织通过、组织决定、集体通过。但是谁先提?用人的提名权是最至关重要的,没人提名,你是进不了那个圈子的。当一把手35年,我的体会是,如果你一把手开口了,基本上没有人反对。”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王建平一路从团长、旅长,做到师长、司令员,不可能没有体会过一把手的种种特权。一位部队内部人士举了个例子:“要提一个团长,管人事的人去问师长的意见,师长一句‘提谁还用我说吗?’管人事的就明白了师长的意思,到下面去征求意见时,就可能直接问,你觉得某某某当团长怎么样。而在早年,候选人都要经过士兵委员会投票才能当选。一旦一把手意愿成了风气,也就没有投票了。”
“30多年来,我们在经济领域里摒弃了苏联模式,但在政治领域还残留着影子。”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几年前,他出版了《苏共亡党之谜》一书,书中剖析了“苏联模式”的两个根本性弊端,一是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体的权力结构;二是用等级授职制代替普选制的选人用人体制,也就是从上往下层层任命干部,而非从下往上层层选举干部,这在短期内可以,长期就要出问题。
因此有个奇怪的现象,党政军一把手都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千挑万选的,而他们往往是最易腐败的。李永忠认为:“王建平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腐败的,权力不受监督制约,权力没有科学地分解。所以不仅要看到王建平自身素质的问题,更要看到权力运行机制内在的问题。我在20年前创造了一个词——异体监督,就是要解决这种权力结构的问题,因为再锋利的刀刃也砍不了自己的刀把。目前推进的改革,如让解放军审计署脱离总后勤部,直归中央军委管;纪委对各大战区派驻纪检组,加强巡视等,都是发挥异体监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