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经过潜心经营,刘晓光在京城商界拥有了很高的威望。刘晓光在圈内人缘也一直不错,是“老大哥的形象”,某京城高端地产俱乐部人士这样评价他。
关于刘晓光,一直有一个让业内津津乐道的传说:大学期间,担任班长的刘晓光常常阔绰地拿着打工赚来的钱请大伙儿吃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如此“奢侈”显然有些另类,而刘晓光同班一个女生更是将他归为纨绔子弟之列。直到有一天,这位女生看到刘晓光那简单整齐的家和多年来都靠他照顾的瘫痪在床的母亲,她才真正觉得这是一个宽厚并且可以依赖的男人,这个女生后来成了刘晓光的妻子。
另一个细节就是阿拉善的成立,我们也可以窥见刘晓光的影响力。
2003年10月,身处阿拉善沙漠的刘晓光下决心要为治沙做一些实事的时候,也许正是这种性情的推动,他才可以一个个打电话、一个个游说,号召起了80位企业家和他一起来做阿拉善这个“伟大的事业”。
行内人眼中的刘晓光,安静如棋手。
2004年的博鳌论坛是大腕到得最多的一届,搞得风生水起,高潮不断。除了京城四少全齐,刘晓光、王石、孙宏斌、富力老板李思廉、复地的范伟等都去了。最高潮的一幕——孙宏斌舌战群儒,则多亏了刘晓光的主持和呛火。作为业内公认的大哥,刘晓光提起问题来哪个人都很给面子。
在媒体人眼中,刘晓光是一个混不吝的人,常眯着眼睛语出惊人,又或深陷在自己的逻辑里。
有次采访,叶加对着刘说:“刘总,我后来去中宏啦!”
“搜狐?张朝阳那儿啊。”刘晓光漫不经心的应付着。
“王永宏那儿!”叶加轻声解释说。
“我不管你了啊,自己坐。”刘晓光斜着身子,对旁边人打了个招呼,回转身自言自语,“搜狐?搜狐不错!”
“不是搜狐,是王永宏。”叶加耐心的解释着。
“哦,王永宏啊,王永宏这小子挺厉害。”刘晓光这才明白过来。
短短几句对话,恰好烘托出一个万事在心和大事儿不晕小事儿晕的刘晓光。别看他表面漫不经心,脑子里经常盘算着很多事情,常常是四五件事情在脑子里跨界的想,根本停不下来。
哪件事情想通了,他的眼睛就亮一下,然后立即着人去办。在北京政商两界耕耘了30年,刘晓光不仅是京派开发商的代表人物,也是最具有时代标志的地产大佬之一。许多年来,经过他眼前身边的人,好比是不同场景的更替,不同人事的变幻,却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大话地产。他只当成,一出好戏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