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图
“我今年60.8岁了,别人退休都会松一口气,我却不行,很多事情只有退休之后才能做,我得抓紧时间了。”在一次活动上,刘晓光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拿出一个名单给记者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他退休后的职务和身份。
“我从心系首创变成心系中国了。”
“是得去调养一段时间身体了。”刘晓光一边皱眉,一边扶了扶腰上的皮带,心里却盘算着怎么把脑子里筹划的事儿一件一件的快点弄完。或许是年龄大了,他习惯把皮带系在腰线以上,说话的时候,会随手拉一拉腰带,努力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让声音保持平稳。退休之后的刘晓光脑子里想的不是颐养天年,而是谋划一个更大的宏图。“别人不愿意退休,我愿意啊,好多事在首创不能做,退休就可以做了。”
“不过如果再让我下海,就有点困难了。现在社会基本比较公平,谁的思想解放,谁的观念创新,谁就能得到发展。一个企业家不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他肯定会死亡,只是早死和晚死而已。”
2003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晓光来到了阿拉善沙漠。面对着黄沙滔天,刘晓光躺在沙漠里,开始了仰天闭目地思考。从一个权力拥有者到一个请求权力的商人,成就了刘晓光举重若轻的个性。这一点,在阿拉善这件事情上可见一斑。阿拉善是由80多位企业家共同发起的,包括刘晓光、冯仑、王石、任志强、马蔚华、戴志康等大佬都参与了。“你们要不做这事,以后甭找我,咱们也没有什么朋友可言。”五十出头的刘晓光给身边的地产大佬下了军令状,率先挥起了阿拉善的大旗。阿拉善的初衷是从防治阿拉善沙尘暴开始,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作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创始会长,刘晓光功不可没。
一做就是十几年。2015年11月7日,是个令人激动的日子。这一天,阿拉善公益机构换届选举,整个会场人气爆棚,候选人个个血脉愤张。但在这一天,最落寞的人却是刘晓光,因为他被罢免了选举资格。最高兴的人则是冯仑,因为对他来说,虽然在过程中和刘晓光闹了点别闹,但还挺成功。为什么要把刘晓光关进笼子里?用冯仑的话来说,这是对民主的尝试。
阿拉善换届前一天,王石给冯仑打电话,问有几个人参与选举会长,这些人都怎样?冯仑说,第一,有人报名,而且报名的人都不错;第二,究竟谁当会长,我也不知道。王石一听,这才放下心来,说最后的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
放下电话以后,王石和冯仑松了口气,他们用十年时间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终于把刘晓光关进笼子里了。冯仑怕刘晓光不平衡,还不停的劝他,干十个首创,也不如做一个阿拉善,你就安心退休吧。言外之意是,你就好好在笼子里呆着吧。
刘晓光一看也只好笑了,“我一个人被关进了笼子,大家都从笼子里出来了,世界变得更美好。何乐而不为?”于是,刘晓光安心的眯着眼睛在笼子里看起了大戏。被关在笼子里之后的刘晓光,发现笼子外面的人还是和他一条心,真心地支持和拥戴自己,也就释然了。一直以来,阿拉善是刘晓光的精神伊甸园,也是刘晓光的光。13年来,阿拉善教会了刘晓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课是让他懂得了民主可以使大家团结起来做事。